[发明专利]基于BIM建筑信息模型的控制系统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522897.7 | 申请日: | 2019-06-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3274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13 |
发明(设计)人: | 周雪梅;郭长春;刘燕;周建元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建工第九建设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T17/10 | 分类号: | G06T17/10;G06F16/245;G06Q10/06;G06Q50/08 |
代理公司: | 重庆强大凯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7 | 代理人: | 岳兵 |
地址: | 400000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供给终端 终端 施工 建筑信息 控制系统 施工材料 数据库 建筑施工材料 云端服务器 发送处理 供给信息 管理混乱 三维立体 施工位置 施工信息 实时信息 数据分析 信息模型 选择模块 存储 采集 创建 管理 | ||
1.基于BIM建筑信息模型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施工终端,用于采集当前施工信息和施工位置信息;
云端服务器,用于接受施工终端的施工信息和施工位置信息;
本地数据库,用于创建和存储建筑数据信息并可进行数据分析,与云端服务器网络连接,同时用于接受云端服务器的施工信息和施工位置信息,并分析出供给信息;
供给终端,与本地数据库网络连接,用于采集供给位置信息并将供给位置信息传送给本地数据库,本地数据库根据供给位置信息、施工信息和施工位置信息分析出供给信息,供给终端接收本地数据库的供给信息并根据供给信息向施工终端供给施工材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BIM建筑信息模型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施工终端包括感应模块、定位模块,所述感应模块用于感应施工终端处的施工信息,所述施工信息包括当前使用材料的余量;所述定位模块用于实时定位施工终端的施工位置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BIM建筑信息模型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本地数据库创建的建筑信息模型包括三维立体的建筑信息模型和三维立体的材料信息模型,所述三维立体材料模型包括建筑施工中各个施工阶段的施工材料、各个施工材料的使用速度以及各个施工阶段的先后次序;所述本地数据库包括定位选择模块,所述定位选择模块根据接受的云端服务器的施工信息以及创建模块的存储信息进行分析,并得出包含由供给终端到施工终端的供给路线、施工材料种类、需求施工材料的重量、需求材料存储位置、需求材料当前余量的供给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BIM建筑信息模型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施工终端还包括指向模块,所述指向模块用于接收定位选择模块的供给信息并根据供给信息为供给终端提供导航服务。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BIM建筑信息模型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本地数据库创建三维立体的建筑信息模型和三维立体的材料信息模型,并根据建筑信息模型和材料信息模型进行虚拟建造,将虚拟建造信息存储于本地数据库中;
S2:位于施工终端的感应模块产生施工信息和施工位置信息,并将施工信息和施工位置信息发送给云端服务器;
S3:云端服务器接收施工终端的施工信息和施工位置信息,并将施工信息和施工位置信息发送给本地数据库的定位选择模块;
S4:定位选择模块接收到云端服务器发送的施工信息和施工位置信息,同时接收供给终端的位置信息,然后匹配本地数据库中存储的虚拟建造信息,最终分析得出供给信息,并将供给信息发送给供给终端的指向模块;
S5:供给终端根据指向模块获得的供给信息进行施工材料准备并根据指向模块的导航功能将施工材料供给至施工终端;
S6:施工终端接收并使用供给终端供给的施工材料。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BIM建筑信息模型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施工终端、供给终端、塔吊和电梯均装有北斗GPS双模定位模块。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BIM建筑信息模型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应模块包括用于装载施工材料的容纳装置和用于检测容纳装置内材料余量的传感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基于BIM建筑信息模型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装置包括用于盛装漆料的容纳桶、以及用于测量压强的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固定连接于容纳桶内部底端。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基于BIM建筑信息模型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装置包括用于运输瓷砖的装载车、以及测量装载钢筋重量的称重传感器,所述称重传感器位于装载车的上端。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BIM建筑信息模型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应模块包括温度传感器、生石灰和固定连接于最后一块地砖底部的水溶性PVA薄膜,所述温度传感器和生石灰均被包裹在水溶性PVA薄膜内,所述温度传感器与感应模块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建工第九建设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建工第九建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22897.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