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计及非对称性的螺线管线圈电磁场数值计算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523038.X | 申请日: | 2019-06-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98090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02 |
发明(设计)人: | 熊奇;杨猛;黄浩;唐红涛;宋先祺;闫佳颖;邱立;余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峡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30/23 | 分类号: | G06F30/23;G06F30/367 |
代理公司: | 宜昌市三峡专利事务所 42103 | 代理人: | 成钢 |
地址: | 443002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对称性 螺线管 线圈 电磁场 数值 计算方法 | ||
1.一种计及非对称性的螺线管线圈电磁场数值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利用微元法,分别将螺线管线圈和轴对称线圈划分为导线微元;
步骤2:比较轴对称线圈模型和螺线管线圈模型,得到螺线管线圈的导线微元与轴对称线圈的导线微元的夹角θ;
步骤3:计算螺线管线圈绕制的导线的斜率α,α=tanθ;
步骤4:通过轴对称线圈的激励电流再叠加轴向激励电流,等效计算螺线管线圈绕制时的非对称性对电磁场的影响,将螺线管线圈的激励电流在三维坐标系下正交分解为Ix、Iy、Iz,Ix、Iy、Iz分别为螺线管线圈的激励电流的x轴分量、y轴分量和z轴分量,则Ix=0,Iy=Izhou,Izhou为轴对称线圈的激励电流,轴向激励电流即为Iz;
步骤5:计算步骤4的轴向激励电流Iz=Izhou tanθ,螺线管线圈的激励电流的大小Iluo与轴对称线圈的激励电流Izhou的比例系数为
步骤6:结合轴对称线圈的激励电流Izhou和比例系数γ,计算螺线管线圈的电磁场;
所述计算螺线管线圈的电磁场采用麦克斯韦公式
其中,表示哈密顿算子,表示磁场强度,表示电流密度,表示电流密度的Z轴分量,表示电流密度的Y轴分量,s表示单匝线圈的截面积,表示磁感应强度,表示电场强度,σe表示电导率,为螺线管线圈激励电流;
所述步骤6后对螺线管线圈的电磁场进行仿真验证,仿真验证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采用有限元多物理场耦合软件建立二维轴对称的螺线管线圈模型,将线圈导线的参数及尺寸,线圈层数和匝数设置的与螺线管线圈一致;
步骤2:设定无限远处磁场强度为0,边界条件设置为磁绝缘;
步骤3:划分空气域和线圈域,将模型分为近场区域和远场区域,设置模型的边界尺寸;
步骤4:将近场区域以一定的网格密度划分,将远场区域以预定义的网格密度划分;
步骤5:有限元多物理场耦合软件设置为瞬态研究,并设置时间尺度、时间步长;
步骤6:进行仿真计算,添加二维绘图组,观察磁场的强度大小和分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计及非对称性的螺线管线圈电磁场数值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其中H为导线的线宽,h为导线的绝缘层厚度,r为此层螺线管线圈的半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计及非对称性的螺线管线圈电磁场数值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仿真验证方法的步骤3中,所述近场区域为线圈模型尺寸2-3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计及非对称性的螺线管线圈电磁场数值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远场区域为近场区域尺寸2-3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计及非对称性的螺线管线圈电磁场数值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型的边界尺寸为线圈模型尺寸的4-9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计及非对称性的螺线管线圈电磁场数值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仿真验证方法的步骤4中,所述的一定的网格密度为网格密度不大于0.5m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计及非对称性的螺线管线圈电磁场数值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仿真验证方法的步骤5中,所述的时间尺度为8-10ms。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计及非对称性的螺线管线圈电磁场数值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仿真验证方法的步骤5中,所述的时间步长为0.01ms或0.001ms。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峡大学,未经三峡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23038.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