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动车配件冲压模具在审
申请号: | 201910523280.7 | 申请日: | 2019-06-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76242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02 |
发明(设计)人: | 张翔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州远翔机车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37/08 | 分类号: | B21D37/08;B21D37/16;B21D3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盛凡智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6 | 代理人: | 高志军 |
地址: | 221000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旋转接头 折弯块 电动车配件 下模具 冲压模具 折弯 装置底座 装置平台 对配件 冲压 齿轮带动 上模具 齿轮 贴合 水管 转换 自由 | ||
本发明涉及电动车配件冲压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电动车配件冲压模具,包括装置底座,所述装置底座顶部固定连接有装置平台,所述装置平台顶部中间贴合有折弯块,所述折弯块顶部固定连接有下模具,所述下模具左侧通过第一水管固定连接有第一旋转接头。本发明通过下模具上的第一旋转接头、折弯块和第二旋转接头以及第二旋转接头上的第一齿轮,可以在需要对配件进行折弯时,利用齿轮带动旋转接头、折弯块和下模具旋转,使折弯块向上,从而利用上模具对配件进行折弯,能够自由在折弯和冲压之间转换,有利于更为实用的使用一种电动车配件冲压模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动车配件冲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电动车配件冲压模具。
背景技术
电动车由于具有环保、绿色、快捷等优点,已成为当下人们上班的主要交通工具,而随着人们对于电动车使用的增多,电动车生产企业,为了更好的占有销售市场,对电动的结构、色彩进行不断的改变,从而吸引人们的眼球,占领市场先机,无论是电动车、汽车或者是自行车,在生产过程中,因其具有较多的曲面结构或者其造型复杂的结构,导致在生产过程中,辅助制造的冲压模具也比较多。
现在的电动车配件在加工时,不仅需要冲压还需要进行折弯,但是目前市面上的电动车配件冲压模具,都不具备在冲压和折弯之间转换的功能,故而提出一种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提出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动车配件冲压模具,具备能够在冲压和折弯功能之间自由转换,提高了冲压模具的功能效果等优点,解决了目前冲压模具在冲压时模具温度过高的问题,同时能够对配件进行清洁。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的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动车配件冲压模具,包括装置底座,所述装置底座顶部固定连接有装置平台,所述装置平台顶部中间贴合有折弯块,所述折弯块顶部固定连接有下模具,所述下模具左侧通过第一水管固定连接有第一旋转接头,所述第一旋转接头左侧活动连接有第二水管,所述第二水管底部贯穿装置平台和装置底座连接有水泵,所述水泵右侧通过第三水管连接有循环水箱,所述循环水箱前侧左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门轴,所述第一门轴前侧活动连接有第一箱体挡板,所述第一箱体挡板前侧右端焊接有第一把手,所述循环水箱顶部左侧开设有进水口,所述循环水箱右侧连接有第四水管,所述第四水管顶部分别贯穿装置底座和装置平台活动连接有第二旋转接头,所述第二旋转接头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五水管,所述第五水管左侧连接有下模具,所述第二旋转接头外侧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所述装置平台顶部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右侧连接有第一电机轴,所述第一电机轴外侧右端固定连接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外侧卡合有第一齿轮,所述下模具顶部四角均固定连接有定位杆。
优选的,所述装置平台顶部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框板,所述固定框板内侧顶部中间固定连接有电动伸缩缸,所述电动伸缩缸底部固定连接有上模具,所述上模具四角均开设有定位孔。
优选的,所述上模具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底部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底部贯穿第二连接板焊接有弹簧,所述弹簧位于第二连接板底部,所述第二连接板底部固定连接有装置底座。
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板内部顶端的前后两侧均开设有圆孔,所述圆孔内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右侧通过第二电机轴连接有吹风扇叶。
优选的,所述装置底座前侧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门轴,所述第二门轴前侧活动连接有第二箱体挡板,所述第二箱体挡板前侧底部焊接有第二把手。
优选的,所述电动伸缩缸底部左右两侧均安装有固定螺栓,所述固定螺栓顶部贯穿电动伸缩缸连接有固定框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州远翔机车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徐州远翔机车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2328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