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前框、挤出成型模具以及显示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910524248.0 | 申请日: | 2019-06-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8062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5 |
发明(设计)人: | 黄维 | 申请(专利权)人: | 高创(苏州)电子有限公司;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F1/1333 | 分类号: | G02F1/1333;B29C48/30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张琛 |
地址: | 215200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挤出 成型 模具 以及 显示装置 | ||
提供一种用于显示装置的前框、挤出成型模具和显示装置。所述前框包括:第一边框构件,所述第一边框构件具有第一插孔;第二边框构件,所述第二边框构件具有第二插孔;连接构件,所述连接构件用于连接所述第一边框构件和所述第二边框构件,所述连接构件包括连接主体和连接盖,其中,所述连接主体包括第一连接臂和第二连接臂,所述第一连接臂插入所述第一插孔中,所述第二连接臂插入所述第二插孔中,所述连接盖与所述连接主体可拆卸地连接,并且覆盖所述连接主体未插入所述第一插孔和所述第二插孔中的一部分。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前框、挤出成型模具以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液晶显示装置通常包括前框、液晶显示面板、中框、背光模组、后框等部件。其中,前框可以由塑料材料制成,通过一体注塑成型,一体成型的前框强度较高,但是,由于液晶显示装置具有多种不同的尺寸规格,导致每种前框都需要单独开发专用模具进行制作。而且,用于一体注塑成型的专用模具的制作成本高、周期长,导致前框的成本居高不下,而且还影响液晶显示装置的整个开发周期。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的至少一个方面,本公开提供一种用于显示装置的前框、用于成型该前框的各个部件的挤出成型模具以及包括该前框的显示装置。
在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用于显示装置的前框,包括:
第一边框构件,所述第一边框构件具有第一插孔;
第二边框构件,所述第二边框构件具有第二插孔;
连接构件,所述连接构件用于连接所述第一边框构件和所述第二边框构件,所述连接构件包括连接主体和连接盖,
其中,所述连接主体包括第一连接臂和第二连接臂,所述第一连接臂插入所述第一插孔中,所述第二连接臂插入所述第二插孔中,所述连接盖与所述连接主体可拆卸地连接,并且覆盖所述连接主体未插入所述第一插孔和所述第二插孔中的一部分。
可选地,所述第一边框构件、所述第二边框构件、所述连接主体和所述连接盖中的每一个均是通过挤出成型的方式成型的部件。
可选地,所述连接主体还包括主体部,所述第一连接臂连接至所述主体部的一端并朝着远离所述主体部的方向延伸,所述第二连接臂连接至所述主体部的另一端并朝着远离所述主体部的方向延伸,并且所述第一连接臂的延伸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二连接臂的延伸方向。
可选地,所述第一边框构件包括第一框壁、第二框壁、第三框壁和第四框壁,所述第一框壁连接所述第二框壁,所述第二框壁连接所述第三框壁,所述第三框壁与所述第四框壁断开,所述第四框壁连接所述第一框壁,以形成具有第一开口的第一容纳空间;并且,所述第一边框构件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一容纳空间中的支撑肋,所述支撑肋的一端连接到所述第二框壁上,所述支撑肋的另一端连接到所述第四框壁上,所述第一框壁、所述第二框壁、所述支撑肋和所述第四框壁共同围成所述第一插孔。
可选地,所述第二边框构件包括第一框壁、第二框壁、第三框壁和第四框壁,所述第一框壁连接所述第二框壁,所述第二框壁与所述第三框壁断开,所述第三框壁连接所述第四框壁,所述第四框壁连接所述第一框壁,以形成具有第二开口的第二容纳空间;并且,所述第二边框构件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二容纳空间中的第一支撑肋、第二支撑肋和第三支撑肋,所述第一支撑肋和所述第三支撑肋平行于所述第一框壁,所述第二支撑肋平行于所述第二框壁,所述第一支撑肋和所述第三支撑肋分别连接至所述第二支撑肋,所述第一框壁、所述第二框壁、所述第三支撑肋、所述第二支撑肋、所述第一支撑肋和所述第四框壁共同围成所述第二插孔。
可选地,所述连接盖包括第一盖部、第二盖部和支撑悬臂,所述第一盖部垂直于所述第二盖部,所述支撑悬臂位于所述第二盖部上,并且与所述第一盖部间隔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高创(苏州)电子有限公司;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高创(苏州)电子有限公司;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2424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自适应环保指令解析系统
- 下一篇:车道保持装置、方法、系统及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