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仿生灵巧手及其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524354.9 | 申请日: | 2019-06-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9195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9 |
发明(设计)人: | 张世武;杨浩;许旻;金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主分类号: | B25J9/10 | 分类号: | B25J9/10;B25J15/00;B25J15/02;B25J17/00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周天宇 |
地址: | 230026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灵 巧手 及其 控制 方法 | ||
一种仿生灵巧手,包括:手臂(7);多根手指,包括第一手指(1)以及多根第二手指(2,3,4,5),第一手指(1)与多根第二手指(2,3,4,5)并列设置,且第一手指(1)位于最外侧,其中,每一手指均包括依次连接的远指节、中指节、近指节、十字轴以及掌骨,且相互之间采用铰接的方式连接;腕骨(6),其一端与多根手指的掌骨连接,另一端与手臂(7)连接;其中,掌骨或/和近指节以及手臂(7)上均设有至少一个SMA弹簧以及控制器。另一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仿生灵巧手的控制方法。通过使用SMA弹簧作为驱动器以驱动仿生灵巧手中的各关节的运动,同时将霍尔传感器嵌入仿生灵巧手中,实现仿生灵巧手中各关节运动的精确反馈控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仿生机器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仿生灵巧手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机器人设计制造和控制技术的不断发展,机械手由原来的简单夹持器向自适应的仿生灵巧手过渡。仿生灵巧手具有多个关节手指,具有人手一样的通用性、灵巧性和自适应性,能够适应不规则物体的抓取和操作任务。在家庭服务领域,仿生灵巧手可以应用于为人类服务的各种机器人,代替人们从事繁琐而沉重的家庭劳作。在医学领域,医疗机器人是一种智能型服务机器人,种类较多。柔性仿生灵巧手可用于移送病人、运送药品、手术、康复以及残疾人义肢等方面。
目前主流的几种仿生手中:刚性仿生手具有运动精确,从外形上能更好的模仿人手的优势、但是其一般采用电机驱动,环境相容性差,结构和控制都很复杂,自由度越高驱动装置就会越多越笨重;相较而言柔性仿生手具有良好的主被动自适应性,无需复杂的控制算法就可以很好抓握物体,适合于抓取刚度低、易碎和形状不规则的物品。虽然柔性仿生手本身重量不大,但是其提供动力的装置大多仍是传统的气泵或者电机拉线的方式,重量大不利于仿生手的轻量化。
发明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基于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仿生灵巧手及其控制方法,通过使用SMA弹簧作为驱动器以驱动仿生灵巧手中的各关节的运动,同时将霍尔传感器嵌入仿生灵巧手中,实现对仿生灵巧手各关节运动的精确反馈控制。该方案结构简单紧凑、质量轻、成本低、集成度高,自由度多等优点。
(二)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仿生灵巧手,包括:手臂7;多根手指,包括第一手指1以及多根第二手指2,3,4,5,所述第一手指1与多根第二手指2,3,4,5并列设置,且第一手指1位于最外侧,其中,每一手指均包括依次连接的远指节、中指节、近指节、十字轴以及掌骨,且相互之间采用铰接的方式连接;腕骨,其一端与多根手指的掌骨连接,另一端与手臂7连接;其中,掌骨或/和近指节以及手臂7上均设有至少一个SMA弹簧以及控制器,其中,SMA弹簧用于实现手指的弯曲、伸展、外展与内收,控制器用于通过控制电流的通断控制手指弯曲、伸展、外展与内收。
可选地,掌骨或/和近指节以及手臂上均设有至少一个SMA弹簧、加热器以及霍尔传感器具体为:第一手指1的近指节前后两侧各设有第一组SMA弹簧和第二组SMA弹簧,第一组SMA弹簧和第二组SMA弹簧一端分别固定于近指节的前后两侧,另一端通过绳索连接于中指节下端;第一手指1的近指节上还包括第三组SMA弹簧,第三组SMA弹簧一端固定于第一手指1的近指节上,另一端通过绳索连接于第一手指1的掌骨上;腕骨上包括第四组SMA弹簧,并通过绳索连接至第一手指1的近指节上;腕骨上还包括第五组SMA弹簧和第六组SMA弹簧,并通过绳索连接于第一手指1的的十字轴上。
可选地,第二手指2,3,4,5掌骨的下端前后两侧设有一组SMA弹簧,所述SMA弹簧一端固定于其他手指掌骨,另一端设置于与掌骨连接的近指节的下端,以控制第二手指2,3,4,5掌骨关节的伸展与弯曲;第二手指2,3,4,5掌骨的上端左右两侧设有一组SMA弹簧,所述SMA弹簧一端固定于第二手指2,3,4,5掌骨,另一端设置于与掌骨连接的近指节的下端,用于控制第二手指2,3,4,5掌骨关节的外展与内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未经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2435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