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LCD屏下指纹识别结构及LCD屏在审
申请号: | 201910524664.0 | 申请日: | 2019-06-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2687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08 |
发明(设计)人: | 李元行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华佳彩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F1/1333 | 分类号: | G02F1/1333;G06K9/00 |
代理公司: | 福州市景弘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19 | 代理人: | 徐剑兵;郭鹏飞 |
地址: | 351100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光敏组件 像素驱动单元 指纹识别结构 光信号转换 高透光性 指纹信息 背光板 采集 屏幕 | ||
一种LCD屏下指纹识别结构及LCD屏,包括背光板、R像素、G像素、B像素、W像素,在W像素的下方对应的TFT像素驱动单元中,设置光敏组件,所述光敏组件用于将接收到的由屏幕上方传来的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区别于现有技术,在array基板上设置有光敏组件,其空间上与W像素对应的TFT像素驱动单元处,但不限于以上器件;通过利用LCD屏中W像素高透光性的特点,实现对屏上的指纹信息的采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屏下指纹识别技术,尤其涉及一种在LCD屏中集成屏下指纹识别的屏幕。
背景技术
现如今,屏幕不再单纯只为用户传递图片、视频等咨询,科技研发人员不断赋予显示屏新的附加功能,例如目前受到热捧的屏幕指纹识别技术。虽然屏幕指纹识别的提出很早,且投入研发的公司也很多,但目前市面上销售的屏幕指纹识别暂时只有VivoX20,采用光学式屏下指纹识别:该技术方案相对于超声波指纹识别具有更好的功耗且模组厚度上有优势。但光学式屏下指纹识别同样要求搭载AMOLED显示屏,同时在画素区域需做器件避让,使得指纹反射光可以穿透过避让区到达屏幕下方的光敏sensor,实现指纹信息的收集以便进一步的识别与操作。
但AMOLED因良品率及成本因素,还远远无法取代传统的LCD液晶显示,但现在市面支持屏内指纹识别的LCD显示非常少;传统LCD通常采用非显示区放置指纹识别,并不是真正屏内指纹识别,已逐渐被全面屏趋势所淘汰;而真正LCD屏上实现指纹识别,则需将指纹识别设置于盖板与LCM模组之间,需要额外的一层指纹触控组件,不仅成本高,而且也不利于轻薄化。
发明内容
因此,需要提供一种新的屏下识别技术,达到在LCD屏内指纹识别,满足收集指纹信息的要求。
为实现上述目的,发明人提供了一种LCD屏下指纹识别结构,包括背光板、R像素、G像素、B像素、W像素,在W像素的下方对应的TFT像素驱动单元中,设置光敏组件,所述光敏组件用于将接收到的由屏幕上方传来的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
进一步地,所述光敏组件与光敏组件驱动信号线连接,所述光敏组件驱动信号线与同属一像素的液晶像素驱动单元扫描信号线连接。
具体地,所述光敏组件具体位于,W像素对应的TFT侧基板投影区间内。
进一步地,所述光敏组件还与指纹传感信号线连接,所述指纹传感信号线与指纹传感IC连接。
具体地,所述指纹传感信号线与像素栅极信号线平行或与像素源极信号线平行。
还包括一种具有上述屏下指纹识别结构的LCD屏。
区别于现有技术,在array基板上设置有光敏组件,其空间上与W像素对应的TFT像素驱动单元处,但不限于以上器件;通过利用LCD屏中W像素高透光性的特点,实现对屏上的指纹信息的采集。
附图说明
图1为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的LCD屏下指纹识别结构;
图2为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的现有LCD显示屏像素分解图;
图3为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的屏上指纹的使用效果图;
图4为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的指纹传感信号线走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技术方案的技术内容、构造特征、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华佳彩有限公司,未经福建华佳彩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2466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 下一篇:显示面板以及显示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