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力系统告警故障模型定义方法、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有效
申请号: | 201910525514.1 | 申请日: | 2019-06-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3407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08 |
发明(设计)人: | 梁智;王万凌;路轶;赵静;李婕;郭果;邹琬;何明;熊志杰;张国芳;蒲实;张旭波;李凡红;金芬兰;郝旭亮;邱硕;蓝海金;李鹏;王昊;隋国星;卢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北京科东电力控制系统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6/21 | 分类号: | G06F16/21;G06F16/28;G06Q50/06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张惠玲 |
地址: | 610041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力系统 告警 故障 模型 定义 方法 计算机 设备 存储 介质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力系统告警故障模型定义方法、一种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结合各类电网事件特点,设计了健壮的电网事件模型结构,该模型通过维护复杂的模型间的关联关系实现电网事件的定义。通过本发明,将电力系统常见的事件化信息通过数据模型进行定义,并提供了通过人机交互界面配置数据模型进而实现电力系统常见事件定义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网告警测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电力系统告警故障模型定义方法、一种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通常来说告警事故诊断分析的方法一般可分为两种:因果机理分析和数据驱动分析。因果机理分析强调事件发生的前后因果关系,根据事故发展变化规律探寻前后联系,基于已有的事故经验模型,从原因推导出是否存在告警漏发,漏监、误发和监控信息不完备等情况。
数据驱动分析强调探寻数据呈现的特征,数据特征主要通过聚类或分类等方法获得,具体可以通过神经网络、概率统计和趋势预测等方法计算。具体方法有正向分析、逆向分析、频度分析、扫描分析、流式分析、复核分析和关联分析等,但是数据驱动分析往往存在无模型或不具备先验知识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电力系统告警故障模型定义方法、一种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电力系统告警故障模型定义方法,包括:
定义告警事件实体,从电力故障告警系统数据库中提取对应的告警事件实体下属的所有条件实体;
新定义的告警事件实体及对应的所有条件实体在电力故障告警系统数据库中进行保存,并生成新的表项;
定义集合实体,设置集合的相关属性,勾选集合下属的条件,设置判断条件类型;
保存集合实体,在数据库表项中分别构建该集合与事件实体、条件实体的联系。
其中,每一告警事件实体对应一类电力系统事件,分别通过故障类型、故障设备类型、异常类型、缺陷等级、条件显示顺序的属性进行描述。
其中,故障类型属性至少包括事故、异常、越限、变位和告知;故障设备类型至少包括线路、母线、变压器、开关和高抗;异常类型至少包括集中监控流程和自动化流程;缺陷等级至少包括一般、严重和危机;条件显示顺序至少包括逻辑顺序和时间顺序。
其中,集合实体分为判断用集合、展示用集合,通过判断用集合判定定义告警事件是否发生,并通过展示集合从事件发生时刻断面中摘取必要的展示信息作为事件的简报。
其中,集合实体模型还需要由最长秒数、最小成功条数属性组成;通过建立事件实体模型与集合实体模型的一对多关系,完成了一个事件各方面信息;其中,最长秒数表示故障发生前后的时间范围,最小成功条数表示事件发生时,条件满足的最少条数。
其中,集合实体模型由多个条件实体组合形成,每个条件实体模型分别由断面类型、设备源头类型、设备类型的属性信息进行定义。
其中,断面类型表示对应条件实体模型的条件发生时供判断的断面范围,包括监控告警信息、设备遥信或遥测信息;设备源头类型表示满足对应条件实体模型的条件的设备源头之间的电网拓扑关系,包括同设备、同间隔、同厂站、对端间隔、共用间隔、对端厂站和同装置的情况;设备类型表示告警或者遥信、遥测的设备源头类型,包括母线、断路器、刀闸、线路、机组、变压器绕组、间隔、厂站、交流线段、电抗器、变压器和二次设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北京科东电力控制系统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北京科东电力控制系统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2551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数据库跨机房迁移的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一种数据迁移方法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