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分区控制多级湍动流态化反应炉在审
申请号: | 201910525639.4 | 申请日: | 2019-06-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6065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20 |
发明(设计)人: | 李家林;陈雯;刘小银;严小虎;陆晓苏;赵强;廖振鸿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沙矿冶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27B17/00 | 分类号: | F27B17/00;F27D3/00;F27D7/06;F27D13/00;F27D15/02;F27D17/00;F27D19/00 |
代理公司: | 长沙朕扬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13 | 代理人: | 钱朝辉 |
地址: | 410000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反应区 预热区 流态化反应 气体分布板 分区控制 底部空腔 炉体 隔板 基建投资 设备配置 同一装置 物料预热 主燃烧炉 反应气 进气管 密封阀 热烟气 主燃烧 空腔 炉排 热烟 分隔 连通 紧凑 | ||
1.一种分区控制多级湍动流态化反应炉,其特征在于,包括炉体(1)和主燃烧炉(2),所述炉体(1)包括反应区(101)和至少一个预热区(102),所述预热区(102)设于反应区(101)的上部,所述反应区(101)和预热区(102)中均设有带孔、倾斜布置的气体分布板(3),所述预热区(102)和反应区(101)通过一隔板(7)分隔成相互独立的空腔,所述预热区(102)与反应区(101)通过一反应区密封阀(4)连通;所述主燃烧炉(2)排出的热烟气通过第一热烟管道(5)与预热区(102)的气体分布板(3)的底部空腔相连,所述反应区(101)的气体分布板(3)的底部空腔连接有反应气进气管(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区控制多级湍动流态化反应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区密封阀(4)包括第一物料入口(403)与第一物料出口(404),所述预热区(102)最底部的气体分布板(3)的物料出口端设于所述第一物料入口(403)处,所述反应区(101)的气体分布板(3)的物料入口端设于所述第一物料出口(404)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分区控制多级湍动流态化反应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区密封阀(4)的底部设有第一进气口(401)和第一透气板(402),所述第一进气口(401)位于第一透气板(402)下部,所述第一进气口(401)与反应气进气管(6)连通,所述第一透气板(402)的位置低于第一物料出口(404)。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分区控制多级湍动流态化反应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物料入口(403)和第一物料出口(404)的位置与炉体(1)内壁平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区控制多级湍动流态化反应炉,其特征在于,所述预热区(102)设有多个,多个所述预热区(102)相互独立,相邻两个所述预热区(102)之间通过一预热区密封阀(10)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分区控制多级湍动流态化反应炉,其特征在于,所述预热区密封阀(10)包括第二物料入口(1003)与第二物料出口(1004),所述第二物料入口(1003)与第二物料出口(1004)的位置与炉体(1)内壁平齐。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分区控制多级湍动流态化反应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炉还包括副燃烧炉(11),所述预热区密封阀(10)的底部设有第二进气口(1001)和第二透气板(1002),所述第二进气口(1001)位于第二透气板(1002)下部,所述第二透气板(1002)的位置低于第二物料出口(1004);所述副燃烧炉(11)排出的热烟气通过第二热烟管道(12)与第二进气口(1001)相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分区控制多级湍动流态化反应炉,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分布板(3)的开孔率为3%-20%,孔径为0.5mm-3mm,所述气体分布板(3)与水平面的夹角为20°-60°。
9.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分区控制多级湍动流态化反应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区(101)的气体分布板(3)的上部空腔设有排烟管(8),所述排烟管(8)与烟气净化器(9)的入口相连,所述烟气净化器(9)的出口与主燃烧炉(2)相连;所述反应炉的顶部设有尾气排出口(16),所述尾气排出口(16)连通有一尾气除尘器(17)。
10.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分区控制多级湍动流态化反应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炉的底部设有物料冷却器(13),所述反应区(101)的物料出口与物料冷却器(13)的物料入口相连,所述物料冷却器(13)内设有一冷却水进口(14)和一搅拌推送装置(1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沙矿冶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长沙矿冶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25639.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石墨薄膜烧结炉
- 下一篇:一种节能高效型碳管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