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蜂窝状竹木复合板制备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910525912.3 | 申请日: | 2019-06-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7106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24 |
发明(设计)人: | 张琴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省和普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7D1/08 | 分类号: | B27D1/08;B27J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棘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740 | 代理人: | 谢静 |
地址: | 364000 福建省龙岩***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竹木复合板 竹板 木板 竹筒 集装箱 厚度设置 制备工艺 蜂窝状 配比 复合板制备 泡沫填充剂 边缘位置 承重效果 抗压性能 透气性 抗弯 两层 填充 成型 合成 加工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蜂窝状竹木复合板制备工艺,具体涉及复合板制备领域,具体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集装箱竹木复合板的配比:将木板和竹板组合压合成集装箱竹木复合板,木板和竹板的组合顺序依次为木板、竹板、木板、竹板和木板,其中竹板的厚度设置为1‑3㎜,两层竹板外侧的木板厚度设置为18‑34㎜。本发明通过设置集装箱竹木复合板的配比、集装箱竹木复合板成型、竹筒加工和竹筒的固定,根据需要对竹筒进行固定,普通的固定方式采用泡沫填充剂将竹筒内和边缘位置进行填充固定,有效的整体重量,提升承重效果,提高使用过程中的透气性,提升了整体的抗弯抗压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复合板制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蜂窝状竹木复合板制备工艺。
背景技术
目前竹木复合板是我国竹材人造板中发展最快、规模最大的一个品种之一,主要用作集装箱底板,传统的木底板施工表面质量差,存在运输过程中,易断裂的问题,竹木复合地板,其强度高,韧性好,耐水,耐热,耐磨,不变形等特点,已在集装箱底板推广使用。
专利申请公布号CN108793856A的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复合板及制备方法,包括表面层和中间层;中间层包括复合层和纤维网格布层,复合层和表面层分别由按重量份数计的以下组分的原料制得:表面层:水泥20~50份;矿粉10~50份;表层矿物0.5~5份;植物纤维2~35份;短切复合纤维0.2~2份;水10~50份和添加剂1~3份;复合层:硫铝酸盐水泥30~40份、矿粉20~30份、微纳硅粉5~10份、植物纤维25~30份、短切复合纤维0.5~1份、水15~30份和添加剂1~3份;复合层和纤维网格布层间隔铺设。该发明采用超细矿粉和添加剂复配技术,通过界面剂处理纤维网格布,并采用高压强压制成型工艺,使得板材裸板吸水率≤7.0%,28d养护抗折强度≥40MPa,拉伸强度≥50MPa,湿度变形≤0.01%,增强了抗渗性能和耐腐蚀性能。
但是上述技术方案在实际运用时,仍旧存在较多缺点,如该发明在使用过程中重量大,承重效果低,透气性不好,抗弯抗压性能不佳。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蜂窝状竹木复合板制备工艺,通过设置集装箱竹木复合板的配比、集装箱竹木复合板成型、竹筒加工和竹筒的固定,将木板和竹板组合压合成集装箱竹木复合板,木板和竹板的组合顺序依次为木板、竹板、木板、竹板和木板,将木板、竹板、木板、竹板和木板之间添加胶水,然后采用压合机依次对排列的木板、竹板、木板、竹板和木板进行压合,之后采用原生态竹子,取用竹子后横向切除竹节,从而形成竹筒,之后将竹筒放入到烘干机内部进行烘干处理,之后进行防护加工,可以将多个竹筒依次整齐的垂直排列在集装箱竹木复合板上,从而形成蜂窝状,之后根据需要对竹筒进行固定,普通的固定方式采用泡沫填充剂将竹筒内和边缘位置进行填充固定,需要将竹筒进行横向和纵向水平固定时,可以在竹筒设置插孔,之后将插销插入到插孔内部,对竹筒进行横向和纵向的固定,将固定后的竹筒统一采用切割机进行切割加工,有效的整体重量,提升承重效果,提高使用过程中的透气性,提升了整体的抗弯抗压性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蜂窝状竹木复合板制备工艺,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集装箱竹木复合板的配比:将木板和竹板组合压合成集装箱竹木复合板,木板和竹板的组合顺序依次为木板、竹板、木板、竹板和木板,其中竹板的厚度设置为1-3㎜,两层竹板外侧的木板厚度设置为18-34㎜;
步骤二、集装箱竹木复合板成型:将步骤一中的木板、竹板、木板、竹板和木板之间添加胶水,然后采用压合机依次对排列的木板、竹板、木板、竹板和木板进行压合;
步骤三、竹筒加工:采用原生态竹子,取用竹子后横向切除竹节,从而形成竹筒,选用的竹筒的壁厚均为5-7mm,之后将竹筒放入到烘干机内部进行烘干处理,之后进行防护加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省和普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福建省和普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2591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动式的链锯
- 下一篇:一种纳米离子液改性的胶合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