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地聚合物基复合保温屋面构造及其制备和施工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910526018.8 申请日: 2019-06-18
公开(公告)号: CN110258972B 公开(公告)日: 2021-03-26
发明(设计)人: 王晴;喻胜;丁兆洋 申请(专利权)人: 沈阳建筑大学
主分类号: E04D3/35 分类号: E04D3/35;B28B1/50;C04B28/00;C04B38/10
代理公司: 沈阳东大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1109 代理人: 刘晓岚
地址: 110168 辽*** 国省代码: 辽宁;2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种地 聚合物 复合 保温 屋面 构造 及其 制备 施工 方法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地聚合物基复合保温屋面构造,其特征在于:包括外保温层、结合面层和内保温层,所述外保温层为地聚物基泡沫混凝土保温板,结合面层为粘结砂浆,内保温层为真空绝热板;

所述地聚物基泡沫混凝土板由以下原材料组成:矿渣、粉煤灰、氢氧化钠、水玻璃、水、发泡液,重量份分别为:矿渣30-40份、粉煤灰10-20份、氢氧化钠2-3份、水玻璃4-6份、水20-25份、发泡液3-4份、稳泡剂0.01-0.02份,采用物理法发泡;

所述发泡液为十二烷基硫酸钠、α-烯烃磺酸钠按1:1比例混合;

所述水玻璃浓度为0.8-1.0、水玻璃掺量为30%时,稳泡剂为4-羟基偶氮苯、1,2-二溴乙烷按4:1比例混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聚合物基复合保温屋面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粘结砂浆灰砂比0.5、VAE乳液掺量8%、加强型耐碱玻纤网布1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聚合物基复合保温屋面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地聚物泡沫混凝土保温板的模具底面为凹凸相间的齿轮状,模具底面尺寸为1.5m×1.5m,在模具从边界至向内延伸0.15m的范围内可设孔洞,作为管道预留口。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聚合物基复合保温屋面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地聚合物基复合保温屋面在不同地区厚度设置不同:夏热冬冷地区、温和地区外保温层厚度为180-220mm,结合面层厚度为1.7-2.2mm,内保温层厚度为50mm;夏热冬暖地区、寒冷地区、严寒地区外保温层厚度为220-260mm,结合面层厚度为1.7-2.2mm,内保温层厚度为50mm。

5.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地聚合物基复合保温屋面构造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按比例称取矿渣,粉煤灰,氢氧化钠,水玻璃,水混合后,搅拌使其均匀成为A料;

(2)将发泡液和水按1:20的比例混合后,通过物理发泡机制备出泡沫;

(3)将A料与泡沫一起放入搅拌机中搅拌均匀,倒入模具中,养护成型,脱模后得到外保温层地聚物基泡沫混凝土板;

(4)将两块已经预制好的泡沫混凝土板的一面分别涂上结合面层粘结砂浆,将其分别与内保温层真空绝热板两面进行粘结。

6.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地聚合物基复合保温屋面构造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基层清理,预制或现浇混凝土结构层表面,应将杂物、灰尘清理干净;

(2)弹线找坡,按设计坡度及流水方向,找出屋面坡度走向,确定保温层的厚度范围;

(3)管根固定,穿结构的管根在保温层施工前,应用细石混凝土塞堵密实;

(4)隔气层施工,对于有隔气层设计要求的屋面,应按设计做隔气层,涂刷均匀无漏刷;

(5)在屋面表面涂挂粘接胶浆,然后在结胶浆上预贴翻包网;

(6)在翻包网上粘贴地聚合物基复合保温屋面;

(7)锚固地聚合物基复合保温屋面;

(8)在地聚合物基复合保温屋面的外表面做防水处理;

(9)保温系统工程验收。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建筑大学,未经沈阳建筑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26018.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