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静电触控屏在审
申请号: | 201910526440.3 | 申请日: | 2019-06-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5693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15 |
发明(设计)人: | 李元行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华佳彩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41 | 分类号: | G06F3/041 |
代理公司: | 35219 福州市景弘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徐剑兵;郭鹏飞<国际申请>=<国际公布> |
地址: | 351100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外围引线 导电件 通孔 触控 走线 屏幕 电荷聚集 有效解决 走线连接 电荷 触控屏 导电环 防静电 外沿 外围 包围 金属 | ||
一种防静电触控屏,在屏幕的通孔外沿设置有导电件,所述导电件包围所述通孔设置,导电件与第一触控走线连接,所述第一触控走线金属还与外围引线连接,所述外围引线用于消除电荷。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全面屏的通孔处设计外围导电环,并通过CM走线与外围引线相连,能够有效解决有孔屏幕电荷聚集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面板设计中的结构设计,尤其涉及一种能够防静电的触控屏。
背景技术
现有In-cell架构面板将公共电极(BC,ITO1)分割为M*N个单元,复用为触控单元。其中每个触控单元含m*n个sub-pixel(子像素)。在面板的额最外围,设有一圈接地(GND)走线,其目的在pcs切割后制程过程或显示屏使用过程中将静电荷(感应电荷或接触电荷)导出面板,避免电荷积累造成高压静电击穿,产生使用的危险。
现有技术中,随着市场对全面屏的追求,挖孔屏市场需求强劲;但挖孔采用的激光切割+研磨工艺,以及后续的机构装配,势必有产生静电风险,因此如何将挖孔处感应静电荷传导出去,保持电中性显得尤为重要,不仅直接影响制程良率,还影响到显示屏后续使用寿命;亟需提出一种全面屏中的挖孔处静电荷转移/消除方案。
发明内容
为此,需要提供一种新的显示面板设计中的结构设计,解决触控面板制程及使用中防静电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发明人提供了一种防静电触控屏,在屏幕的通孔外沿设置有导电件,所述导电件包围所述通孔设置,导电件与第一触控走线连接,所述第一触控走线金属还与外围引线连接,所述外围引线用于消除电荷。
具体地,所述外围引线包括接地线、面板信号线。
进一步地,还包括第二触控走线,所述第二触控走线包括与第一触控走线平行部分及设置于导电件外围的绕线部分。
进一步地,还包括第三触控走线,所述第三触控走线与导电件连接,所述第三触控走线包括与第一触控走线同直线的部分,所述第三触控走线还与外围引线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触控走线通过面板上跨桥与导电件连接。
具体地,所述导电件为圆环、矩形、椭圆环。
区别于现有技术,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全面屏的通孔处设计外围导电环,并通过CM走线与外围引线相连,能够有效解决有孔屏幕电荷聚集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a为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的现有In-cell架构面板;
图1b为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的现有技术工艺制程;
图2a为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的触控走线同IC PIN搭接示意图;
图2b为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的桥接过孔示意图;
图3为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的新型的防静电触控屏;
图4为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的触控走线及面板剖视图;
图5为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的触控走线图;
图6为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的触控走线桥接及CM走线剖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技术方案的技术内容、构造特征、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华佳彩有限公司,未经福建华佳彩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2644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子装置
- 下一篇:一种曲面屏的防误触方法及电子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