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屠宰和养殖废弃物污水及病死畜禽秸秆沼渣沼液生产的固液态生物有机肥改良盐碱地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526599.5 | 申请日: | 2019-06-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7375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28 |
发明(设计)人: | 牟钰德;符彦君;鲍彬;陈艺文;赵伟洁 | 申请(专利权)人: | 牟钰德;黑龙江旺土肥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B79/02 | 分类号: | A01B79/02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阳光惠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3211 | 代理人: | 邓宇 |
地址: | 150040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屠宰 养殖 废弃物 污水 病死 畜禽 秸秆 沼渣沼液 生产 液态 生物 有机肥 改良 盐碱地 方法 | ||
1.一种利用屠宰和养殖废弃物污水及病死畜禽秸秆沼渣沼液生产的固液态生物有机肥改良盐碱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以屠宰和养殖废弃物污水及病死畜禽秸秆沼渣沼液生产的改良盐碱地的固态生物有机肥和液态生物有机肥做为改良盐碱地的肥料并包括如下步骤:
(1)建立网格治理模块;
(2)秸秆还田:待秋季收割后于在施底肥和改土肥之前,将秸秆全部粉碎还田,均匀撒于地表,然后等待秋施肥后翻耙;
(3)施底肥和改土肥:待秋季地气下降且秸秆还田以后,向待改良轻度盐碱地、中度盐碱地或重度盐碱地施用固态有机肥和液态生物有机肥;其中:每亩待改良轻度盐碱地施用3m³~5m³的固态生物有机肥且覆盖厚度不低于0.45厘米,每亩待改良轻度盐碱地的地表面施用10kg~50kg的液态生物有机肥;每亩待改良中度盐碱地施用5m³~10m³的固态生物有机肥且覆盖厚度不低于0.7厘米,每亩待改良中度盐碱地的地表面施用15kg~80kg的液态生物有机肥;每亩待改良重度盐碱地施用7m³~20m³的固态生物有机肥且覆盖厚度不低于1厘米,每亩待改良重度盐碱地的地表面施用20kg~100kg的液态生物有机肥;
(4)播种和追肥:待春季地气上升以后,采用坐水种栽培模式边播种边跟随播种机将液态生物有机肥稀释后浇灌到种穴,或采用非坐水种栽培模式先向待改良盐碱地的地表面施用液态生物有机肥再起垄或平播作物种子;待出苗后以叶面喷施或浇灌的方式追施液态生物有机肥;其中:坐水种栽培模式时每亩待改良轻度或中度或重度盐碱地浇灌3.5kg~6kg的液态生物有机肥,非坐水种栽培模式时每亩待改良轻度或中度或重度盐碱地地表面施用7kg~12kg的液态生物有机肥,出苗后每次叶面喷施或浇灌追施或滴灌追施0.25kg/亩-1.0kg/亩的液态生物有机肥;
(5)重复步骤(1)至步骤(4)连续不间断耕种治理3年-5年;
所述固态有机肥是按照如下制备方法获得的:
步骤一:将屠宰废弃物废水分类成五个处理单元,其中将畜禽蹄角、畜禽骨骼和整头病害畜禽合并为第一处理单元;畜禽内脏和畜禽脚皮碎屑合并为第二处理单元,将畜禽毛发作为第三处理单元,将沼液或从畜禽粪便中固液分离出来的尿液、以及畜禽血液和含血废水合并为第四处理单元;将屠宰车间翻肠肚出来的肚粪、沼渣和粪便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分别进行固液分离至含水量为50%~90%后与长度在1厘米以下的且含水量为15%~30%的作物粉碎秸秆合并为第五处理单元;将第一处理单元至第四处理单元分别进行高温高压杀菌消毒处理,然后将第一处理单元、第二处理单元、第三处理单元分别进行粉碎处理至20目-60目;第四处理单元直接进行搅拌混合处理;其中:步骤一中第一处理单元是在160℃~194℃,1.3MPa的条件下进行超高温高压杀菌消毒处理1h以上;第二处理单元是在121℃~135℃,0.15MPa~0.2MPa的条件下进行高温高压杀菌消毒处理0.5h以下;第三处理单元是在200℃~300℃,0.2MPa~0.4MPa的条件下进行杀菌消毒处理30s-60s;第四处理单元是在121℃~127℃、0.15MPa的条件下杀菌8s-15s;
步骤二:将经步骤一处理后的第一处理单元至第四处理单元的物料与乳清粉、红糖或糖蜜、以及玉米面共同作为发酵原料进行复配,搅拌均匀后输送至经过灭菌处理的发酵罐中,调温至酶解温度并加入由角蛋白酶、木瓜蛋白酶、碱性蛋白酶和脂肪酶组成的复合酶进行酶解,酶解完成后降温至第一次兼氧发酵的发酵温度,然后接种乳杆菌和酵母菌进行第一次兼氧发酵,发酵完成后降温至第二次有氧发酵的发酵温度,接种地衣芽胞杆菌和胶冻样芽孢杆菌进行第二次有氧发酵,第二次有氧发酵完成后经过滤得上清液即为液态生物有机肥成品,沉渣用于生产固态生物有机肥的添加剂;其中:第一处理单元至第四处理单元、乳清粉、红糖或糖蜜、以及玉米面按照如下重量份数进行复配:第一处理单元5份-30份,第二处理单元5份-20份,第三处理单元5份-20份,第四处理单元30份-80份,乳清粉2份-5份,红糖2-10份或糖蜜5份-20份,玉米面2份-10份;复合酶的总添加质量为发酵罐内发酵原料总重量的0.1%-1.0%;所述复合酶中角蛋白酶、木瓜蛋白酶、碱性蛋白酶和脂肪酶按照如下重量份数进行复配:角蛋白酶5份-30份,木瓜蛋白酶5份-30份,碱性蛋白酶5份-30份,脂肪酶5份-30份;酶解的条件为:酶解温度为45℃-55℃,酶解时间为2h-6h,且在酶解期间每隔15min搅拌15min;第一次兼氧发酵的发酵温度为40±2℃,发酵时间为17h,发酵期间每隔2h-3h搅拌15min;所述第二次有氧发酵的发酵温度为34±2℃,发酵时间为48h,发酵期间每隔2h-3h搅拌15min;乳杆菌、酵母菌、地衣芽孢杆菌和胶冻样芽孢杆菌的总接种量为发酵罐内发酵原料总重量的0.1%~1%;其中各菌接种量占总接种量的百分比分别为:乳杆菌10%~60%,酵母菌10%~50%,地衣芽孢杆菌10%~50%,胶冻样芽孢杆菌10%~50%;乳杆菌为鼠李糖乳杆菌,酵母菌为杰丁毕赤酵母菌;
步骤三:将步骤二获得的沉渣经压滤至含水量为50%~90%,然后与第五处理单元复配成发酵原料,并添加腐熟菌种,进行有氧混合发酵后即得固态生物有机肥半成品其中:步骤三中各组分按照如下重量份数复配:压滤后的沉渣10份-30份;屠宰车间翻肠肚出来的肚粪、沼渣和粪便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分别进行固液分离并混合后的混合物30份-70份;长度在1厘米以下的作物粉碎秸秆30-70份;所述腐熟菌种的总添加量为:每立方米发酵原料中添加1 kg -2kg腐熟菌种;所述有氧混合发酵的条件为:温度为20℃-70℃,发酵时间为15天~45天,有氧混合发酵过程中当温度升至50℃以后每间隔2-3天翻堆一次;待秸秆颜色变黑,一触即断;粪便无臭味,抽检微生物指标符合生物有机肥标准规定,即完成腐熟,腐熟完成后即得固态生物有机肥半成品;
步骤四:将步骤三获得的生物有机肥半成品与秸秆碳粉末一起混拌均匀直接作为固态生物有机肥的粉末状成品或将混拌后的物料进行造粒后作为固态生物有机肥的颗粒状成品,或将步骤三获得的生物有机肥半成品与秸秆碳粉末分别包装并在施用时现场混拌;其中生物有机肥半成品和秸秆碳粉末按照如下重量百分比配置生物有机肥半成品70%-95%,秸秆碳粉末5%-3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牟钰德;黑龙江旺土肥业有限公司,未经牟钰德;黑龙江旺土肥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26599.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陡岩质坡面的绿化方法
- 下一篇:一种高效高发芽率的种子培育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