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纯度大豆膳食纤维制备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910526912.5 | 申请日: | 2019-06-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3620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17 |
发明(设计)人: | 张钊;李广庆;王才立;王丁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嘉华保健品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L33/22 | 分类号: | A23L33/22 |
代理公司: | 上海互顺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332 | 代理人: | 韦志刚 |
地址: | 252400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大豆膳食纤维 制备工艺 高纯度 不溶性膳食纤维 预处理 食品加工技术 理论和应用 膳食纤维粉 产品品质 传统滚筒 干燥成本 离子交换 螺旋挤压 闪蒸浓缩 食品生物 食品原料 酶工程 深加工 食品级 远红外 保健食品 烘干 豆渣 保健品 微波 大豆 拓展 利润 加工 制造 开发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纯度大豆膳食纤维制备工艺,涉及大豆产业链深加工领域,首先将集成螺旋挤压预处理、闪蒸浓缩干燥等现代化食品加工技术对豆渣进行处理,解决传统滚筒烘干方式造成的产品品质差,不能作为食品原料的问题,同时也避免了采用冷冻干燥、远红外和微波等干燥成本高、利润低的风险,其次利用食品生物制造加工技术,采用酶工程和离子交换等工艺获得纯度达到90%以上的不溶性膳食纤维。本发明工艺相对简单,对于开发普通食品级和保健品级的膳食纤维粉以及保健食品产品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和应用意义,且能极大地拓展大豆膳食纤维的应用领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大豆产业链深加工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高纯度大豆膳食纤维制备工艺。
背景技术
在大豆分离蛋白的加工过程中,有大量的副产物豆渣产生,大豆豆渣作为不溶性膳食纤维重要来源之一,而且其中含有15%~20%的蛋白质。如果能利用精深加工技术全部利用并开发成产品,相当于增加100万吨粮食,大幅度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和附加值。目前豆渣中不溶性膳食纤维对人体的营养保健作用在国内外众多研究中早已得到肯定。不溶性膳食纤维对人体的健康是至关重要的,具有促进胃肠道蠕动,防治便秘和减肥的作用;可溶性膳食纤维可以调节血糖预防糖尿病、预防冠心病、动脉硬化和高血压、并且具有抗癌等功效。
国内对豆渣中膳食纤维的研究均落后于发达国家,现有技术生产的大豆膳食纤维粉中蛋白含量较高,其产品总膳食纤维在70-75%,主要集中在膳食纤维的提取、应用和功能性的研究,并且对不溶性膳食纤维的的提取、纯化和生产技术等方面的研究还很欠缺。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为了大豆膳食纤维能提高膳食纤维的纯度达到90%以上,并且避免了采用冷冻干燥、远红外和微波等干燥成本高、利润低的风险而提供的一种高纯度大豆膳食纤维制备工艺。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一种高纯度大豆膳食纤维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大豆分离蛋白加工过程中产生的豆渣经过加水稀释后输送管道输送到调质罐,进行低温暂存;
步骤二、将调质罐内的豆渣进行灭菌处理。
步骤三、将调质好的混悬豆渣液通过输送装置输送到酶解反应釜中,按照膳食纤维固体含量加入1-6‰的单体纤维素酶或者复合纤维素酶及0.2-1.5‰的单体蛋白酶或者复合蛋白酶,反应釜中反应30-60分钟,反应温度控制在45-65℃,通过酶工程的方法对不溶性膳食纤维进行酶法改性;
步骤四、将灭菌酶解处理后的豆渣输送到脱水系统中进行脱水处理,得到压滤豆渣滤饼,对其中的游离水进行分离,将水分降至65-70%之间,以降低烘干时的能耗,脱水机压力为0.8-1.8MPa;
步骤五、脱水后的滤饼经过传送装置输送到破碎机和输送一体机进入闪蒸干燥系统,采用闪蒸浓缩气流干燥的方式对豆渣进行烘干,去除豆渣中的结合水,得到高品质的烘干粉,干燥后的物料温度在40-60℃之间,经过风冷系统、输送系统以及分离一体机系统,物料输送到暂存仓内;
步骤六、进一步采用超微粉碎机粉碎的方法得到高纯度的食品级的膳食纤维粉;
步骤七、将粉碎后的高纯度膳食纤维粉经过筛分分级处理,进行包装。
进一步的,步骤二中的所述灭菌处理是指将调质罐内的豆渣用食品级酸调节pH值到2.0以下,并同时在罐内搅拌超过1-2小时,搅拌后的豆渣用食品级碱将pH值回调至7.0左右;或者将调质罐内的豆渣用食品级碱调节pH值到12.0以上,并同时在罐内搅拌1-2小时,将搅拌后的豆渣用食品级酸将pH值回调至7.0左右。
进一步的,所述食品级酸包括但不限于柠檬酸、盐酸、硫酸、醋酸的一种或多种混合,食品级碱包括但不限于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氢氧化钙、碳酸钠、碳酸氢钠、碳酸钾、碳酸氢钾的一种或多种混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嘉华保健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山东嘉华保健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2691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玉米芯膳食纤维的复合酶法改性工艺
- 下一篇:一种榨汁除渣的葡萄粒破碎机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