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燃烧废气处理装置及其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910528382.8 | 申请日: | 2019-06-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5211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20 |
发明(设计)人: | 王懿翔;陈敏;万金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千尧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78 | 分类号: | B01D53/78;B01D53/62;B01D53/50;B01D50/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0016 浙江省杭州市江干区***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废气处理容器 烟囱管道 循环管道 燃烧废气处理装置 阀门 废气处理技术 燃烧废气处理 尾气排放管道 应用 氮氧化合物 碳氢化合物 硫化物 安全性能 化石燃料 技术要点 净化气体 净化装置 颗粒物质 燃料废气 燃烧设备 导气管 火电厂 风机 二氧化碳 轮船 火车 排放 能源 汽车 | ||
1.一种燃烧废气处理装置,包括废气处理容器(1)和两端分别与废气处理容器(1)及燃烧设备尾气排放管道(2)相连的导气管(3),所述废气处理容器(1)内设有具有燃烧废气处理剂的净化装置(4),其特征在于,所述废气处理容器(1)上开设有净化气体排放的烟囱管道(5),所述烟囱管道(5)内设有用于开合烟囱管道(5)的压力感应阀门(6),位于阀门下方的烟囱管道(5)上设有循环管道(7),所述循环管道(7)的两端分别与烟囱管道(5)和废气处理容器(1)相连通,所述循环管道(7)内设有导风机(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燃烧废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气管(3)包括相互连通的主管(9)和若干的支管(10),所述主管(9)在远离支管(10)的一端上连接在燃烧设备尾气排放管道(2)上,所述支管(10)的另一端与所述废气处理容器(1)的底部相连通,所述支管(10)的最下端位于燃烧废气处理剂的液面之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燃烧废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废气处理容器(1)的内壁上设有一挡板(11),所述挡板(11)的一端固定在废气处理容器(1)靠近烟囱管道(5)的一侧,其另一端朝着其向对面延伸并与废气处理容器(1)的内壁之间存在间隙。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燃烧废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11)的一端铰接在废气处理容器(1)靠近烟囱管道(5)的一侧,其另一端朝着其向对面延伸并与废气处理容器(1)的内壁之间存在间隙;所述废气处理容器(1)在靠近烟囱管道(5)的一侧外壁上设有一收线装置(12),所述挡板(11)在远离烟囱管道(5)的一端上设有绳索(13),所述绳索(13)的另一端水平穿过所述废气处理容器(1)并缠绕在收线装置(12)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燃烧废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废气处理容器(1)上开设有一个供绳索(13)穿设的通孔(14),所述通孔(14)的内壁上固设有密封用的橡胶垫圈(15)。
6.根据权利要求3或5所述的一种燃烧废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废气处理容器(1)在远离烟囱管道(5)的一侧内壁上设有用于卡接所述挡板(11)的挂钩(16),所述挂钩(16)在远离挡板(11)的一侧上通过弹簧(17)固定在废气处理容器(1)的内壁上,所述挂钩(16)在靠近挡板(11)的一侧设有斜面(18),所述斜面(18)从下往上朝着挡板(11)方向向外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燃烧废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挂钩(16)在远离挡板(11)的一侧上设有连接杆(19),所述连接杆(19)的一端固接在挂钩(16)上,其另一端穿过所述废气处理容器(1)的内壁,并铰接有手柄(20),挂钩(16)与挡板(11)相互分离时,所述手柄(20)垂直抵接在所述废气处理容器(1)的外壁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燃烧废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废气处理容器(1)的底部从靠近烟囱管道(5)的一侧到另一侧倾斜向下设置,并在废气处理最低处开设有具有阀门的排液管道(21)。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燃烧废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废气处理容器(1)的底部从靠近烟囱管道(5)的一侧到另一侧倾斜向下设置,并在废气处理最低处开设有具有阀门的排液管道(21)。
10.一种燃烧废气处理装置在以化石燃料为能源的场合中的应用,尤其是在汽车、火车、轮船、火电厂中的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千尧环境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千尧环境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28382.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