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磁场诱导氯化镍/聚苯胺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528751.3 | 申请日: | 2019-06-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4853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5 |
发明(设计)人: | 刘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师范学院 |
主分类号: | H01G11/30 | 分类号: | H01G11/30;H01G11/28;H01G11/48;H01G11/86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仁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88 | 代理人: | 苏雪雪 |
地址: | 2300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磁场 诱导 氯化 苯胺 超级 电容器 电极 材料 制备 方法 | ||
1.磁场诱导氯化镍/聚苯胺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将樟脑磺酸和氯化镍加入去离子水溶液中进行机械搅拌分散均匀,低温置于匀强磁场下静置,再加入苯胺单体,机械搅拌混匀,然后滴加过硫酸铵水溶液并匀速搅拌,得到混合反应溶液;
S2、将混合溶液置于低温匀强磁场下反应一定时间;
S3、反应结束后减压抽滤,洗涤,真空冷冻干燥,得到成品的氯化镍/聚苯胺纳米复合材料,所述成品的氯化镍/聚苯胺纳米复合材料具体为空泡结构的氯化镍/聚苯胺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其中聚苯胺呈现开口空泡结构;
所述S1中,樟脑磺酸与苯胺单体的摩尔(mol)比范围为(1~5):10;
所述S1中,氯化镍与苯胺单体的摩尔(mol)比范围为(1~5):10;
所述S1中,匀速搅拌的速度为150~200 rpm;过硫酸铵水溶液的滴加速度为2~4滴/s;过硫酸铵水溶液的滴加过程中维持溶液体系的温度为5℃;
所述S2中,混合反应溶液的反应条件为:静置于5℃、0.5T、磁场间距为60mm的匀强磁场中,反应6~24h。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磁场诱导氯化镍/聚苯胺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中,反应体系温度保持在5 ℃低温条件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磁场诱导氯化镍/聚苯胺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中,反应匀强磁场强度为0.5 T,场间距为60 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磁场诱导氯化镍/聚苯胺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中,樟脑磺酸、氯化镍、苯胺单体和过硫酸铵的摩尔比范围为1:(1~5):(1~10):(1.2~1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磁场诱导氯化镍/聚苯胺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3制备得到的成品氯化镍/聚苯胺纳米复合材料平均外径为300-400 nm,壁厚为10-15 nm。
6.一种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磁场诱导氯化镍/聚苯胺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制备得到的成品氯化镍/聚苯胺纳米复合材料,用作为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其在1 A∙g-1的电流密度下比电容达到801 F∙g-1,在5 A∙g-1电流密度下循环充放电2000次,其比电容值依然可以达到472 F∙g-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师范学院,未经合肥师范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28751.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