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滚动阻力测试装置及滚动阻力测试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528988.1 | 申请日: | 2019-06-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4630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20 |
发明(设计)人: | 杨磊;莫凤芹;许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钧正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17/02 | 分类号: | G01M17/02 |
代理公司: | 上海唯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29 | 代理人: | 汪家瀚 |
地址: | 201199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转鼓 轮辋 滚动阻力测试装置 转鼓驱动装置 加载装置 轮胎负荷 轮胎 滚动阻力测试 扭矩传感器 轮辋夹具 支撑轴 转轴 测试 滚动阻力 模拟路面 模拟轮胎 输入扭矩 圆周面 助动车 内缘 转动 测量 自行车 驱动 填补 支撑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滚动阻力测试装置及滚动阻力测试方法,该滚动阻力测试装置包括轮辋、轮胎负荷加载装置、转鼓以及转鼓驱动装置;转鼓的圆周面用于和轮胎的外缘接触以模拟路面;转鼓驱动装置与转鼓的支撑轴连接,以驱动转鼓转动;支撑轴与转鼓驱动装置之间设置有扭矩传感器;扭矩传感器用于测量转鼓的输入扭矩;轮辋用于安装在轮胎的内缘以支撑轮胎;轮胎负荷加载装置包括转轴,轮辋通过轮辋夹具安装在转轴的端部;轮胎负荷加载装置用于向转鼓所在的方向推动轮辋,以模拟轮胎的负荷。该装置可以对自行车、助动车等非机动车轮胎的滚动阻力进行测试,填补了行业空白。通过采用专业的轮辋夹具提高了测试的准确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轮胎测试装置,特别涉及一种滚动阻力测试装置及滚动阻力测试方法。
背景技术
轮胎是车辆上的重要部件,整车与地面间的作用力都通过轮胎传递。轮胎力学特性是车辆性能分析与设计的基础,并且对车辆的安全性、操作稳定性、平顺性等性能有着重要的影响。轮胎力学特性试验台是轮胎特性建模以及整车建模、集成、调校与开发的关键设备之一,它可实现轮胎的各种运行工况,并测定六个自由度的运动参数及其与地面多分力的关系,它是车辆动力学仿真设计关键数据来源。
对于自行车而言,轮胎的滚动阻力是影响车辆骑行体验的一个关键参数,对于助力车而言,轮胎的滚动阻力是电能消耗的一个关键参数。因此,研发及投产每个批次的车辆用轮胎之前,都要先生产出轮胎样品,然后对样品进行模拟道路行驶测试,例如轮胎的行驶速度测试、耐久测试等,以确保车辆骑行的舒适性和安全性。
目前,进行滚动阻力测试的主要都是机动车用轮胎,其是在轮胎试验机上进行的,试验机的结构包括:支撑在试验机机身上由驱动设备带动的转鼓,以及支撑车辆轮辋的轮辋轴,转鼓的圆周面为模拟道路面,驱动设备的输出轴与转鼓支撑轴在同一轴心线上,两轴之间安装有扭矩传感器。在做测试时先将轮胎安装在轮辋上,将轮胎的圆周面靠在转鼓的圆周面上,推动轮辋轴使轮胎靠向鼓转上的模拟道路面并施加一定压力,驱动转鼓转动,摩擦力使轮胎在模拟道路面上滚动,此时,扭矩传感器即显示出驱动扭矩的大小,经过换算求出轮胎的滚动阻力。然而,机动车的车辋与非机动车的车辋相差较大,因此,自行车用轮胎不能直接用现有的轮胎试验机测试。此外,机动车用轮胎与非机动车用轮胎的使用环境不完全相同,机动车一般都是充气轮胎,而共享单车目前主要采用免充气实心轮胎,因此,共享单车用轮胎性能的测试方法、测试条件不能直接照搬非机动轮胎。
此外,现有的设备为机动车轮胎滚动阻力检测设备,设备上转轴带动轮毂转动(轮毂无转动轴承)从而带动轮胎转动。但测试带轴承的自行车轮毂,转动摩擦增加了轴承摩擦,影响测试精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根据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滚动阻力测试装置及滚动阻力测试方法。
本发明目的实现由以下技术方案完成:
一种滚动阻力测试装置,用于测试非机动车的轮胎的滚动阻力,所述滚动阻力测试装置包括轮辋、轮胎负荷加载装置以及轮辋夹具:
所述轮辋用于安装在所述轮胎的内缘;所述轮辋的旋转轴线处设置有轴孔;
所述轮辋夹具将所述轮辋固定在所述轮胎负荷加载装置的转轴上;所述轮辋夹具包括中轴替代件以及两个夹持板;两个所述夹持板相对设置在所述轮辋的两侧;所述中轴替代件的第一端设置有限位部,所述中轴替代件的第二端穿过所述夹持板以及所述轴孔,并与所述转轴同轴紧固连接,以使得一个所述夹持板抵靠在所述转轴的端部,另一个所述夹持板在所述限位部的推动下紧贴所述轮辋,从而实现对所述轮辋的夹持。
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轴孔的两端设置有轴承容纳部;所述夹持板与所述轮辋贴合的一侧设置有轴承替代件,所述轴承替代件容纳在所述轴承容纳部中。
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夹持板上开设有供所述中轴替代件穿过的通孔,所述中轴替代件的限位部的直径大于所述夹持板的通孔的直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钧正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钧正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2898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