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排栅式管桩后注浆内锚外止水支护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529055.4 | 申请日: | 2019-06-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4182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17 |
发明(设计)人: | 罗炎雄;朱峰;朱谦;杨岳良;夏泽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中邦(集团)建设总承包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17/04 | 分类号: | E02D17/04;E02D5/50;E02D5/46;E02D5/76;E02D15/04;E02D19/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管桩 搅拌桩 止水 浇筑 基坑侧壁 支护施工 支护体系 冠梁 锚索 排栅 注浆 喷射混凝土面层 混凝土面层 基坑稳定性 细石混凝土 基坑 场地准备 施工效率 施工需求 支护 表层土 钢筋笼 土层 顶面 塞缝 腰梁 钻孔 开挖 膨胀 地下 施工 | ||
1.一种排栅式管桩后注浆内锚外止水支护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场地准备、场地平整至施工面;
步骤二:在施工区域边界处使用打桩机将PHC管桩(1)嵌固在地下,并在所述管桩(1)内放置钢筋笼并浇筑膨胀细石混凝土;
步骤三:所述管桩(1)施工完成后进行搅拌桩施工,在管桩(1)之间塞缝设第一搅拌桩(2),在管桩(1)外侧帷幕处设第二搅拌桩(3);
步骤四:搭设好管桩(1)与搅拌桩后,在管桩(1)的顶面浇筑冠梁(4);
步骤五:在冠梁(4)范围内向下分层、分块开挖表层土,内排管桩(1)挖出后,在基坑内侧桩壁上挂一层钢丝网,并喷射混凝土面层(6),挖到基坑的中间时在侧壁上浇筑腰梁(5);
步骤六:基坑施工完成后,在基坑侧壁上钻孔安装锚索(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排栅式管桩后注浆内锚外止水支护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管桩(1)之间的间距为800mm,所述管桩(1)之间接头采用端板双坡口电焊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排栅式管桩后注浆内锚外止水支护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三中,所述第一搅拌桩(2)直径为500mm、安装桩距为900mm,第二搅拌桩(3)直径为500mm、安装桩距为300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排栅式管桩后注浆内锚外止水支护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五中所述安装铁丝网时使用膨胀螺丝固定到管桩(1)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排栅式管桩后注浆内锚外止水支护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五中所述腰梁(5)设有钢筋连接到管桩(1)上,使得腰梁(5)与管桩(1)连成一体。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排栅式管桩后注浆内锚外止水支护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六中所述锚索(7)分别为上锚索与下锚索,分别安装在冠梁(4)与腰梁(5)处,并通过螺帽加固锁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排栅式管桩后注浆内锚外止水支护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锚索(7)内设有第一注浆管与第二注浆管,所述锚索(7)的侧面设有2~4根钢绞线。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排栅式管桩后注浆内锚外止水支护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安装锚索(7)时通过第一注浆管与第二注浆管将水泥浆分两次注入锚索孔中,确保锚索(7)在锚索孔的成型质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中邦(集团)建设总承包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中邦(集团)建设总承包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29055.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水下混凝土浇筑施工方法
- 下一篇:一种深基坑内支撑的施工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