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行车智能尾灯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910529357.1 | 申请日: | 2019-06-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28551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13 |
发明(设计)人: | 杨华;刘聪智;罗邦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玖趣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昆山创新研究院;上海欣响智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J6/00 | 分类号: | B62J6/00;B62J6/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300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智能手机 智能尾灯 控制模块 通信模块 自行车 内置 系统技术领域 主板供电电路 自行车尾灯 导航系统 导线连接 电源系统 电子罗盘 减速动作 警示模式 通讯模块 尾灯系统 信号连接 转向动作 自动切换 行车安全 陀螺仪 传输 配合 | ||
本发明涉及智能尾灯系统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自行车智能尾灯系统,包括LED显示模块,该尾灯系统还包括控制LED显示模块工作的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包括CPU,CPU通过主板供电电路与电源系统连接,所述CPU通过导线连接有通信模块,所述通信模块与智能手机端信号连接,智能手机端内置陀螺仪、电子罗盘以识别自行车转向动作和减速动作,智能手机端内置导航系统以识别即将转向的方向,之后将识别结果通过通讯模块传输给CPU,CPU控制LED显示模块进行配合显示。本发明能够实现自行车尾灯多种警示模式的自动切换,有效提高行车安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能尾灯系统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行车智能尾灯系统。
背景技术
自行车,又称脚踏车或单车,通常是二轮的小型陆上车辆。人骑上车后,以脚踩踏板为动力,是绿色环保的交通工具。英文bicycle。其中bi意指二,而cycle意指轮,即两轮车。在中国内地、台湾地区、新加坡,通常称其为“自行车”或“脚踏车”;在港澳地区则通常称其为“单车”(其实粤语通常都这么称呼);而在日本称为“自転(转)车”。自行车种类很多,有单人自行车,双人自行车还有多人自行车。
现有技术中,自行车由于缺乏警示灯,夜间行车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大部分安装自行车尾灯的汽车,其尾灯结构较为简单,只具有固定的闪烁模式,不能根据自行车的行驶状况对行人和车辆进行警示,有些设置了传感器实现自动变换警示灯的,对于自行车的转向识别也会存在延时或者误判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安全性差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自行车智能尾灯系统。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设计一种自行车智能尾灯系统,包括LED显示模块,该尾灯系统还包括控制LED显示模块工作的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包括CPU,CPU通过主板供电电路与电源系统连接,所述CPU通过导线连接有通信模块,所述通信模块与智能手机端信号连接,智能手机端内置陀螺仪、电子罗盘以识别自行车转向动作和减速动作,智能手机端内置导航系统以识别即将转向的方向,之后将识别结果通过通讯模块传输给CPU,CPU控制LED显示模块进行配合显示。
优选的,所述LED显示模块包括夜间警示灯、转向灯和刹车灯,所述夜间警示灯、转向灯和刹车灯均通过导线与CPU连接。
优选的,所述夜间警示灯安装在灯架上,所述刹车灯围绕夜间警示灯排列并安装在灯架上,所述灯架固定在安装板的中部,所述安装板的两侧均设有转向灯。
优选的,所述安装板的中部且位于灯架的下方固定有反光板。
优选的,所述安装板的上表面盖设有防护罩,所述夜间警示灯、转向灯和刹车灯均位于防护罩的内部,所述转向灯与灯架之间的安装板上垂直设有隔板,所述隔板的边缘与防护罩的内壁相抵。
优选的,所述安装板的底部设有控制盒,所述CPU、电源系统、主板供电电路、通信模块均设在控制盒内。
优选的,所述安装板的底部两侧均垂直连接有连接板,两个所述连接板之间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与支架转动连接,所述支架固定在底板上,所述底板上设有驱动安装板绕转轴摆动的驱动机构。
优选的,所述底板上设有多个安装孔。
优选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安装在底板上的电机,所述电机通过导线与CPU连接,所述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有凸轮,所述凸轮的外缘上套装有套环,所述套环与摇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摇杆的另一端垂直连接有连轴,所述连轴与安装板的底部一端转动连接。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自行车智能尾灯系统,有益效果在于:
1、本发明设置了LED显示模块用于在自行车行驶的过程中对周围的行人和车辆进行警示,提高自行车的安全性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玖趣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昆山创新研究院;上海欣响智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昆山玖趣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昆山创新研究院;上海欣响智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2935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