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散热效能的灯具在审
申请号: | 201910529829.3 | 申请日: | 2019-06-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8534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27 |
发明(设计)人: | 卢福星;刘荣土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普为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S2/00 | 分类号: | F21S2/00;F21V23/00;F21V29/89 |
代理公司: | 福州市景弘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19 | 代理人: | 林祥翔;黄以琳 |
地址: | 361022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灯条 电性连接 电源模组 灯管 外盖 金属制基板 开口 电基板 电源座 高散热 灯具 电性连接件 灯管两端 散热效果 散热作用 金属制 封盖 基板 发热 | ||
本发明提出一种高散热效能的灯具包含灯管、灯条、电源模组、电源座以及二外盖。灯管两端分别具一开口;灯条位于灯管内;电源模组设置于灯条的一侧,电性连接灯条,电源模组包含第一电基板,所述第一电基板为金属制基板;电源座设置于灯条的另一侧,与灯条电性连接;二外盖分别位于开口的外侧,外盖与灯管结合,封盖开口。以此结构,使用金属制的基板,除了本身具有散热作用外,亦可经由电性连接件与其他金属制基板电性连接,如此更有助于将发热的电子元件所发出的热量导散,具良好的散热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灯具,特别指一种具散热效果良好的灯具。
背景技术
照明设备已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工具。其适用于各行各业以及各个领域,例如家用灯具、商用灯具、工业用灯具以及交通用灯具。
除了领域外,还区分各种类型的灯具,以此照明设备的发展可谓极为蓬勃。在家用灯具的领域中,灯具的使用非常普遍,业者针对各式各样的需求而开发出不同的灯具。
传统上,灯管的电源基板均使用纸基、玻纤或半玻纤,例如(FR-1、FR-4CEM-1或CEM-3)。在现阶段的灯管中,需设置电源空间,而现今电源堵头越做越小以及功率密度越做越大的趋势下,上述的电源基板已经不能满足高温及高导热高热容量的要求。因此,设计一种能符合上述效用的灯具,其具有高功效、散热佳的性质的灯具,是本领域相关人员亟需改善的课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上述问题,本发明一实施例提出一种高散热效能的灯具包含灯管、灯条、电源模组、电源座以及二外盖。
灯管两端分别具一开口;灯条位于所述灯管内;电源模组设置于所述灯条的一侧,电性连接所述灯条,所述电源模组包含电基板,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电基板为金属制基板;电源座设置于所述灯条的另一侧,与所述灯条电性连接;二外盖分别位于所述开口的外侧,所述外盖与所述灯管结合,封盖所述开口。
根据上述高散热效能的灯具的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第一电基板为铝制基板。
根据上述高散热效能的灯具的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其中,还包含第二电基板及电性连接件,所述第二电基板经由电性连接件与第一电基板连接,所述第二电基板为金属制基板。
根据上述高散热效能的灯具的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其中,进一步包含塑性管体,设置于所述灯管内,两端对应所述开口具有洞口,所述灯条位于所述塑性管体内。
根据上述高散热效能的灯具的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灯条包含基板与多个发光元件,多个发光元件设置于所述基板上。设置于所述灯管内,两端对应所述开口具有洞口,所述灯条位于所述塑性管体内。
根据上述高散热效能的灯具的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塑性管体内部设有定位架,所述灯条设置在定位架上。
根据上述高散热效能的灯具的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二外盖分别包含电接部及管体部,所述电接部连接所述管体部,所述电源模组及所述电源座分别位于所述管体部内。
根据上述高散热效能的灯具的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电接部包含二导电柱,所述电接部的顶面壁上开设有二孔洞,所述二导电柱分别插接在所述孔洞上。
根据上述高散热效能的灯具的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管体部为长管形状,所述管体部盖接在所述灯管一端上。
根据上述高散热效能的灯具的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导电柱为铜柱。
综上所述,根据本发明的高散热效能的灯具,具有下列特色,在一实施例中,使用二金属制基板,经由电性连接件相连接,如此所设置的电子元件的温度会更均衡,不会因为个别元件发热温度高造成局部的热差异或温度差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普为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厦门普为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2982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