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港湾式公交停靠站停车泊位数量设置判别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530091.2 | 申请日: | 2019-06-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88829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7 |
发明(设计)人: | 李锐;诸葛雪玉;吉莹莹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海大学 |
主分类号: | G08G1/01 | 分类号: | G08G1/01;G08G1/14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耿英;董建林 |
地址: | 210024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港湾 公交 停靠 停车 泊位 数量 设置 判别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港湾式公交停靠站停车泊位数量设置判别方法,包括步骤:界定停靠泊位设置影响区域,确定显著影响目标停靠站公交到站特征的各条线路的前序停靠站数量;构建公交运行特征数据集,采集相关交通特征数据;分析目标站各条公交线路乘客上下特征、确定目标站各时段停站时间;通过对停靠站交通特征控制时段内的公交车辆到站数量进行排序,确定公交车辆到达目标站的分布时段;通过各条公交线路在目标站的停站时间,得到全天各停靠站交通特征控制时段内的在站公交车数量,确定目标站公交车辆停站泊位设置数量。为共线公交车停靠站泊位数量设置提供参考依据,提高公交车辆停靠站的利用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公交停靠站停车泊位数量设置判别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考虑多线共站的公交停靠站停车泊位数量设置判别方法,属于公交运营的智能交通管理与控制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道路交通拥堵程度的不断加剧,越来越多城市开始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公交停靠站作为公交系统运行的“瓶颈”区域,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公交系统运行的效率。
在某些公交停靠站处(尤其是港湾停靠站),由于同时到达停靠站的公交车数量大于停靠泊位数量,经常会出现公交车辆在停靠站外排队等待进站的情况(这种情况在高峰时段的港湾停靠站尤为突出)、并降低公交系统的运营效率。
所以,十分需要分析港湾式停靠站各条公交线路的公交运行规律,研究各条公交线路车辆到站时间分布特征,并在此基础上确定港湾式公交停靠站停车泊位数量设置的判别方法,从而提高公交车辆停靠站的利用效率,进一步提升公交系统的运输效率与服务水平,缓解城市交通拥堵现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公交停靠站停车泊位数量设置判别方法,能够为共线公交车停靠站泊位数量设置提供参考依据,提高公交车辆停靠站的利用效率,特别适用于多线共站的情况,极具有产业上的利用价值。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公交停靠站停车泊位数量设置判别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界定停靠泊位设置影响区域;
通过分析道路交通流运行特征、目标公交停靠站停站公交线路在前序停靠站运行特征,确定显著影响目标停靠站公交到站特征的空间区域:目标停靠站及各条线路前序K个公交停靠站(一般来说,K取3-5);
2)构建公交运行特征数据集;
对于目标站各条公交线路,需采集相关交通数据,并构建公交运行特征数据集;
3)确定目标站公交车辆停站时间;
通过确定公交车在目标站的到站时刻所属的公交线路路段交通特征控制时段,并借助停靠站交通特征控制时段内的平均上车、下车人数和公交线路路段交通特征控制时段内的平均车头时距,估算停靠站交通特征控制时段内目标站公交车辆停站时间;
4)确定各条公交线路公交车辆在目标站的到站时间;
通过对停靠站交通特征控制时段内的公交车辆到站数量进行排序,确定公交车辆到达目标站的分布时段;
5)确定目标站公交车辆停站泊位设置数量;
通过各条公交线路在目标站的停站时间,得到全天各停靠站交通特征控制时段内的在站公交车数量,确定目标站公交车辆停站泊位设置数量。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步骤1)中,界定停靠泊位设置影响区域,具体为,
通过分析道路交通流运行特征、目标公交停靠站停站公交线路在前序停靠站运行特征,确定显著影响目标停靠站公交到站特征的空间区域:目标停靠站及各条线路前序K个公交停靠站(一般来说,K取3-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海大学,未经河海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3009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