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化工民爆行业基于物联网与信息化交互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910530504.7 | 申请日: | 2019-06-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4582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12 |
发明(设计)人: | 许晖;宋朋;杨小四;张俊杰;黄琦;陈勇亮;范学峰;叶成莹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钢集团马鞍山矿山研究院有限公司;华唯金属矿产资源高效循环利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29/08 | 分类号: | H04L29/08;G01D21/02 |
代理公司: | 马鞍山市金桥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4111 | 代理人: | 常前发;王益西 |
地址: | 2430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底层结构 交互系统 民爆行业 硬件设备 物联网 信息化 架构 数据采集处理系统 上层 粉尘浓度检测仪 智能电力监测仪 反馈调节模块 环境参数监测 温湿度变送器 电磁流量计 风速检测仪 气体检测仪 水质检测仪 网络服务器 涡街流量计 报表展示 抄表方式 区域环境 人员组成 生产能耗 实时监测 土壤检测 网络协议 系统应用 现场人工 信息存储 烟雾报警 噪音检测 成本核算 差压式 动态的 传感器 导出 取用 感知 能耗 统计 预警 终端 | ||
1.一种化工民爆行业基于物联网与信息化交互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层结构与上层架构;
底层结构由硬件设备、网络协议、系统应用、反馈调节模块以及数据采集处理系统组成,其中,
硬件设备包括有害气体检测仪(101)、烟雾报警传感器(102)、噪音检测仪(103)、差压式风速检测仪(104)、涡街流量计(105)、电磁流量计(106)、温湿度变送器(107)、土壤检测仪(108)、粉尘浓度检测仪(109)、水质检测仪(110)和智能电力监测仪(111);
网络协议包括Modbus-RTU协议、TCP/IP协议、Profibus-DP协议、OPC-UA通讯协议;
系统应用为数据接口、能耗与环境交互系统、配套APP、各类系统网络服务器;
反馈调节模块由PLC200 smart及附属结构组成;
数据采集处理系统包括集线器(112)、RS485/232网关(113)、TCP智能模块(114)、OPC服务端(115)和服务器(116);
上层架构由网络服务器和终端及人员组成,其中,
网络服务器包括用户管理服务器(201)、内存服务器(202)、OPC客户端服务器(203)和管理服务器(204);
终端及人员包括云服务终端(205)、网络转发服务端(206)、数据接口端(207)、管理人员(208)、PC及大屏显示终端(209)以及智能手机终端(2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化工民爆行业基于物联网与信息化交互系统,其特征在于,服务器(116)连接于OPC服务端(115),OPC服务端(115)与RS485/232网关(113)和TCP智能模块(114)连接,RS485/232网关(113)和TCP智能模块(114)均与集线器(112)连接,与TCP智能模块(114)连接的集线器(112)连接有害气体检测仪(101)、烟雾报警传感器(102)、噪音检测仪(103)、差压式风速检测仪(104)、温湿度变送器(107)、土壤检测仪(108)、粉尘浓度检测仪(109)和水质检测仪(110),与RS485/232网关(113)连接的集线器(112)连接涡街流量计(105)、电磁流量计(106)和智能电力监测仪(11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化工民爆行业基于物联网与信息化交互系统,其特征在于,系统所有结构划分为基础设施层、平台层和应用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化工民爆行业基于物联网与信息化交互系统,其特征在于,基础设施层包括计算机、服务器(116)、网络及通讯、网络服务器、系统软件、传感器、仪表、报警器、交换机与集线器、智能模块。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化工民爆行业基于物联网与信息化交互系统,其特征在于,平台层包括开发平台、服务平台以及共享平台。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化工民爆行业基于物联网与信息化交互系统,其特征在于,开发平台包括数据接口开发、设备改造开发和仪表及通讯网络优化;服务平台包括能耗管理模块、环境管理模块和基础数据管理模块;共享平台包括数据接口共享平台、网页共享平台及移动端共享平台。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化工民爆行业基于物联网与信息化交互系统,其特征在于,应用层包括仪表信息服务、能耗与环境考核、行业标准与公式制定及移动办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钢集团马鞍山矿山研究院有限公司;华唯金属矿产资源高效循环利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未经中钢集团马鞍山矿山研究院有限公司;华唯金属矿产资源高效循环利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30504.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