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功能化离子液体/有机溶剂复合体系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910530510.2 | 申请日: | 2019-06-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39672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30 |
发明(设计)人: | 李伟;刘凡;李素静;孙铖;沈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D53/14 | 分类号: | B01D53/14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陈升华 |
地址: | 310058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功能 离子 液体 有机溶剂 复合 体系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功能化离子液体/有机溶剂复合体系及其制备方法和在捕集混合气体中CO2的应用,该三元复合体系由功能化离子液体四乙烯五胺‑2‑甲基咪唑盐、正丙醇和乙二醇构成,离子液体的浓度为0.5~1mol/L,正丙醇与乙二醇的体积比为5:5~8:2;复合体系吸收CO2的温度为30~60℃,再生温度为100~120℃。离子液体在单独的正丙醇溶液中吸收CO2会析出固体不溶物,通过添加乙二醇,可防止CO2吸收产物在溶液中析出形成浑浊液,并且可降低溶液的挥发性,通过引入多个氨基功能团有效提高了体系的CO2吸收负荷;另一方面利用热容较低的有机溶剂代替水溶解离子液体,降低体系的再生能耗。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二氧化碳捕集与分离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功能化离子液体/有机溶剂复合体系及其制备方法和在捕集混合气体中CO2的应用。
背景技术
由温室效应带来的全球气候变化问题已经引起广泛关注。二氧化碳(CO2)作为最主要的温室气体,其减排对于缓解温室效应至关重要。我国作为发展中的大国,高度重视并积极投入CO2控制与减排技术。化石燃料的燃烧是人为排放CO2的主要来源,其中燃煤火力发电厂的CO2排放量约占总排放量的33~40%。因此,碳减排技术主要针对火力发电厂等集中排放源,其关键在于将电厂烟气中的CO2进行捕集与分离。针对电厂烟气具有排放总量大和组分复杂等特点,化学吸收法处理烟气中的CO2相对经济高效,是目前常用的方法之一。有机胺尤其是一乙醇胺(MEA)因与CO2反应迅速、选择性好,是目前工业应用最广泛的化学吸收剂,但存在易发泡、易氧化降解和腐蚀性强等缺陷。鉴于单一有机胺的缺陷,混合有机胺吸收液被提出用于CO2捕集。但该类吸收体系均使用比热容和蒸发焓较高的水作为溶剂,再生过程中的能耗主要用于水分的加热和蒸发,过高的再生能耗将大幅度增加CO2捕集技术的运行成本,从而限制了其工业应用。因此,如何降低溶液的能耗成为了开发新型吸收剂的重点研究方向。为降低吸收溶液的再生能耗,部分学者开始尝试利用甲醇、乙醇等有机溶剂代替水作为溶剂,与有机胺组成非水溶液吸收CO2。虽然利用有机胺非水溶液捕集CO2明显的降低了再生能耗,但其吸收饱和后粘度较大,甚至析出固体不溶物,这也限制了其工业应用。此外,由于有机胺自身的局限性,有机胺非水溶液的吸收负荷相比于有机胺水溶液并没有明显的优势。因此,开发新型吸收剂用于捕集CO2还需进一步探索和研究。
离子液体(Ionic Liquids,ILs)由于结构可调节、饱和蒸气压低、化学稳定性和热稳定性高等特点,被认为是目前比较具有应用前景的CO2新型吸收剂。然而,纯离子液体室温状态下非常粘稠,在吸收CO2后更是粘度剧增,粘度过大不利于离子液体的吸收和解吸以及工业化应用,因此,学者们将其溶解在水中构成离子液体水溶液,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然而,目前离子液体溶液大多采用水作为溶剂,与有机胺水溶液相似,同样面临着再生能耗高的缺陷。因此,如何进一步降低离子液体捕集CO2的再生能耗,是该技术应用的关键问题。
综上所述,功能化离子液体具有结构可设计、稳定性良好等优点,但其水溶液体系存在再生能耗高的缺陷;有机胺非水溶液虽然显著的降低了再生能耗且提高了再生效率,但存在饱和液粘度大、溶液易挥发等问题。受到离子液体水溶液和有机胺非水溶液的启发,研究小组尝试开发功能化离子液体/有机溶剂复合体系,该体系兼具离子液体水溶液及有机胺非水溶液的优点,且弥补各自的缺陷,将为碳捕集提供高效、经济的新思路。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3051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