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缆管封堵剂及其使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530820.4 | 申请日: | 2019-06-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9502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4 |
发明(设计)人: | 陈德风;陆毅;高波;章守宇;张源;潘荣;徐然;张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南京供电分公司;南京苏逸实业有限公司;镇江华中电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J175/08 | 分类号: | C09J175/08;C09J11/04;C08G18/66;C08G18/48;C08G18/38;H02G1/00;H02G3/04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翼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112 | 代理人: | 王秀娟 |
地址: | 210019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缆 封堵 及其 使用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缆管封堵剂及其使用方法,电缆管封堵剂包括A、B两组分,A组分以重量份计包括:二羟基聚醚70~80份;扩链剂2~4份;交联剂5~8份;有机硅表面活性剂1~1.5份;水1.5~2份及胺类三聚催化剂1~1.5份;B组分由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MDI)与多苯基多亚甲基多异氰酸酯(PAPI)以质量比为90:(8~10)的比例混合而成;A、B两种组分配比的比例以质量比计为:100:(70~80)。本发明采用膨胀式电缆管封堵剂对电缆管进行分段式封堵,集防水、封堵、防盗为一体,可以达到永久密封、耐腐蚀、防鼠、蚁破坏的多重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力电缆安装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缆管封堵剂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电力设施要求越来越规范,对电缆管孔洞封堵的等级要求也越来越高,供电设计及运行部门对电缆管道孔洞封堵都有明确要求。可见,做好电缆管孔洞封堵及其重要,是供电设施安全运行的重要保证。
目前电缆管孔洞封堵的材料和结构有很多,现有封堵材料有防火泥、发泡胶、橡胶、水泥等,封堵结构有橡胶管道封堵器、管道密封模块、法兰式管道封堵器、充气式管道封堵气囊等,传统封堵材料及封堵结构在使用过程中,存在使用寿命短,环保性较差,阻火、堵烟、耐油、耐水、耐腐蚀性能不足的问题,不能满足电力电缆领域发展的需要。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电缆管封堵剂及其使用方法,采用膨胀式电缆管封堵剂对电缆管进行分段式封堵,集防水、封堵、防盗为一体,可以达到永久密封、耐腐蚀、防鼠、蚁破坏的多重效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A组分以重量份计包括:
B组分由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与多苯基多亚甲基多异氰酸酯以质量比为90:(8~10)的比例混合而成;
A、B两种组分配比的比例以质量比计为:100:(70~80)。
为了达到阻燃效果,进一步地,所述电缆管封堵剂还包括C组分,C组分为复合高效阻燃剂;A、B、C三种组分配比的比例以质量比计为:100:(70~80):(25~30)。
为了进一步提高阻燃效果,优选复合高效阻燃剂为目数200~300的膨胀石墨粉末。
优选所述二羟基聚醚为N-210、N-220、N-240中的至少一种。
优选所述扩链剂为3,3'-二氯-4,4'-二氨基二苯基甲烷。3,3'-二氯-4,4'-二氨基二苯基甲烷是一种弹性体扩链剂,羟值高,粘度低。
优选所述交联剂为聚醚多元醇DV-125。交联剂可增加发泡硬度和固化速度。
优选所述胺类三聚催化剂为DMP-30、DABCO TMR、polycat 41中的至少一种。
一种电缆管封堵剂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A、B两种组分分别制备成W料及B料,将W料和B料并分别灌装在塑料袋中;或者将A制备成W料,将B、C组分按比例混合后制备成B料,将W料和B料并分别灌装在塑料袋中;
S2、将第一封堵板环套在电缆上,塞入电缆管内7~10cm深处;
S3、将第二封堵板环套在电缆上,塞入电缆管内1~4cm深处;第一封堵板、电缆、第二封堵板围成注塑空间,第二封堵板设有连通注塑空间的注塑口;
S4、将W料与B料按设定的比例在一个塑料袋中混合,快速揉搓混合后液体15~90秒后通过插管将混合液体注入注塑空间;静待几分钟后混合液体膨胀凝固与电缆管粘结为一体。
优选所述第一、第二封堵板为厚度7~9cm的柔软海绵板或珍珠棉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南京供电分公司;南京苏逸实业有限公司;镇江华中电器有限公司,未经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南京供电分公司;南京苏逸实业有限公司;镇江华中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3082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