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抗敏共输送纳米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910530842.0 申请日: 2019-06-19
公开(公告)号: CN110200883A 公开(公告)日: 2019-09-06
发明(设计)人: 刘卫;郭赛红;闻庆;陈家玲;沈慧慧;罗丹 申请(专利权)人: 武汉百思凯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A61K8/9794 分类号: A61K8/9794;A61K8/9789;A61K8/9761;A61K8/73;A61K8/63;A61K8/60;A61K8/35;A61K8/34;A61Q19/00;A61P37/08;A61P29/00;A61P37/04
代理公司: 北京高沃律师事务所 11569 代理人: 瞿晓晶
地址: 430205 湖北省武汉市东湖新技术*** 国省代码: 湖北;4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纳米组合物 活性物 制备方法和应用 化妆品技术领域 化妆品配方 皮肤免疫力 生物利用度 包裹处理 消炎作用 靶部位 相容性 多靶 缓释 控释 难溶 制备 化妆品 搭配 滞留 安全
【说明书】:

发明提供了一种抗敏共输送纳米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化妆品技术领域。本发明将多种抗敏活性物负载于纳米组合物中,能够实现抗敏活性成分多组分多靶向共输送,抗敏靶部位滞留时间长,能够实现抗敏活性成分的缓释和控释,从根源上安全高效消除炎症,提高皮肤免疫力;本发明对多种抗敏活性物进行了包裹处理,可以提高活性物在光、热下的稳定性,改善难溶活性成分的相容性。本发明提供的抗敏共输送纳米组合物用于化妆品中具有良好的抗敏、消炎作用,可以与化妆品配方任意搭配,生物利用度高。本发明提供了抗敏共输送纳米组合物的制备方法,此法操作简单,易于实现工业化生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化妆品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抗敏共输送纳米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近些年,由于生态环境恶化、各类工业添加剂滥用,以及人们饮食结构的变化、生活和工作压力的增大,皮肤过敏人群急剧增加。尤其是在日本、美国等发达国家,皮肤敏感已经成为了影响人类健康的社会问题。据不完全统计,全球自我感觉皮肤敏感问题的人群越来越多,其中男性占38%,女性占61%。据我国卫生部2003和2004年统计数据显示,接触性皮炎在六大类化妆品皮肤病中最为常见,两年的发病率分别占化妆品皮肤病总发病率82.6%和92.3%。因此,具有抗敏抗刺激功效的化妆品日益受到人们的青睐。

目前,市面上抗敏化妆品大多存在功效单一、见效慢、难以透过皮肤、抗敏效果不理想且容易产生活性成分依耐性等不足。现代抗敏功效化妆品的研究大都基于过敏介质理论,即有效的抑制过敏反应发生机制各个环节中过敏性介质的产生和释放。目前市面上主要抗敏成分有糖皮质激素、组胺受体拮抗剂和色甘酸钠等三大类,上述抗敏成分都能有效缓解皮肤过敏症状。但是上述成分功效单一,且是药三分毒,长时间使用上述药物成分会使得皮肤产生抗药性和其他副作用,甚至导致皮肤病变,如糖皮质激素可以有效缓解皮肤过敏症状,但是长时间使用会引起机体免疫力下降。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抗敏共输送纳米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提供的抗敏共输送纳米组合物稳定性好、载药量大、抗敏效果显著、皮肤滞留性好,用于化妆品时可以有效抗敏并消除炎症。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抗敏共输送纳米组合物,包括以下质量百分含量的组分:

优选的,所述抗敏抗刺激类活性物为红没药醇、姜黄素、芍药根提取物、白鲜根皮提取物和丹参提取物中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消炎除菌类活性物为甘草次酸及其衍生物、苦参提取物、侧柏叶提取物、金黄洋甘菊提取物和龙舌兰茎提取物中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镇痛止痒类活性物为丹皮酚、黄芩苷、仙人掌提取物、麦冬提取物和紫苏提取物中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褪红修复类活性物为肝素钠、七叶树提取物、马齿苋提取物、β-葡聚糖和欧锦葵提取物中的一种或几种。

优选的,所述乳化剂为聚氧乙烯失水山梨醇脂肪酸酯、失水山梨醇脂肪酸酯、聚氧乙烯蓖麻油、聚氧乙烯氢化蓖麻油、聚氧乙烯脂肪酸酯、脂肪醇聚氧乙烯醚、山梨醇月桂酸酯、鲸蜡硬脂醇聚醚、聚甘油脂肪酸酯类和椰油基葡糖苷中的一种或几种。

优选的,所述助乳化剂为甘油、二乙二醇单乙基醚、聚乙二醇-400、1,3-丁二醇、1,2-丙二醇、二丙二醇、1,2-己二醇、1,2-戊二醇、乙氧基二甘醇、乙氧基二乙二醇油酸酯和辛基十二醇中的一种或几种。

优选的,所述液体脂质为辛酸癸酸甘油三酯、肉豆蔻酸异丙酯、中链甘油三酯、棕榈酸异丙酯、月桂酸聚乙二醇甘油酯、聚乙二醇硬脂酸甘油酯、二辛癸酸丙二醇酯、亚油酸甘油酯、辛酸癸酸聚乙二醇甘油酯、癸二酸二乙酯、异壬酸异壬酯、丙二醇单辛酸酯、三乙酸甘油酯和角鲨烯中的一种或几种。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百思凯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武汉百思凯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3084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