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阻燃粘胶剂、由其制备得到的阻燃粘胶带及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531319.X | 申请日: | 2019-06-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2896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19 |
发明(设计)人: | 叶凤莲;许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海泰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J7/30 | 分类号: | C09J7/30;C09J7/25;C09J133/04;C09J11/08;C09J11/06 |
代理公司: | 杭州敦和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96 | 代理人: | 姜术丹 |
地址: | 321100 浙江省金华市兰溪市兰溪***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阻燃 粘胶 制备 得到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阻燃粘胶剂、由其制备得到的阻燃粘胶带及制备方法,所述阻燃粘胶剂的制备材料包括油性丙烯酸树脂、增粘树脂和阻燃剂,所述油性丙烯酸树脂为的分子量为100000~550000,羟值为5~7mgKOH/g,所述增粘树脂的分子量为1600~2300,羟值为5~7mgKOH/g;所述阻燃粘胶剂的制备材料包含油性丙烯酸树脂34‑43份、增粘树脂19‑27份、阻燃剂32‑41份,以上均为重量份数。本发明的阻燃粘胶剂兼具粘结力和阻燃性能,对钢板粘结力可达1700g/25mm,阻燃性能达到UL94V‑0,从而能制得轻薄的阻燃粘胶带,厚度可低至15微米。适用于电子器件领域、光学显示领域和锂电池领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了一种阻燃粘胶剂、由其制备得到的阻燃粘胶带及制备方法,尤其是涉及一种兼具优良粘结力和阻燃性能的阻燃粘胶剂、由其制备得到的阻燃粘胶带及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胶带是由基材和胶黏剂两部分组成,它可以连接两个或多个不相连的物体。因胶带表面涂有一层胶黏剂,其主要成份是聚合物,而聚合物受热会熔融或分解成不稳定的易燃物质,一旦遇到火花,就出现燃烧现象,从而引起火灾。因此,阻燃粘胶带应运而生。虽然市面上有多种多样的阻燃粘胶带,但是其功能较单一且比较厚,不能满足3C电子产品轻薄化的需求。同时,轻薄化的3C电子产品不但要求内部零部件小而轻,而且其内部结构非常复杂且密集。因此,电子产品使用时间过长,会出现局部过热,导致阻燃粘胶带中的树脂熔融或分解成不稳定物质,就前面所述一样,可能会出现燃烧现象,毁坏电子产品,甚至爆炸。这就要求阻燃粘胶带的阻燃等级更高。
中国专利(CN108822769A)提供一种绝缘阻燃丙烯酸粘胶,通过使用增粘树脂松香树脂和菇烯树脂调节丙烯酸树脂粘胶的粘度,从而使该发明丙烯酸粘胶具有良好的粘结性,但是由于该发明的制备材料中,制备丙烯酸树脂的制备材料主要为丙烯酸单体,不是分子量确定的丙烯酸酯聚合物成品,导致最后得到的粘胶的分子量难以控制,从而得到的最终产品的质量波动较大;另一方面,该发明中,增粘树脂松香树脂和菇烯树脂的用量较少,丙烯酸单体100-120份,但是增粘树脂松香树脂和菇烯树脂为3-11份,增粘剂为丙烯酸单体的10wt%甚至更低,从而增粘剂增粘效果有限;并且该发明采用的组分多,导致整个制作工艺较为复杂。
现在技术存在的难点在于阻燃剂含量低,不阻燃,阻燃剂含量过高,阻燃效果极佳,但粘结力非常低,所以本领域的技术人员需要一种既有优异的阻燃性,也有优异的粘结力的阻燃粘胶剂,从而可以制得轻薄的阻燃粘胶带。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阻燃粘胶剂,既有优异的阻燃性,也有优异的粘结力,由其制备得到的阻燃粘胶带十分轻薄,厚度一般为100微米以内,甚至可低至15微米左右;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阻燃粘胶带的制备方法,工艺简单,不会产生有毒有害物质,对环境没有污染并能够达到节能的目的。
本发明解决一方面的上述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阻燃粘胶剂,所述阻燃粘胶剂的制备材料包括丙烯酸酯聚合物、增粘树脂和阻燃剂,所述丙烯酸酯聚合物的分子量为100000~550000,羟值为5~7mgKOH/g,所述增粘树脂的分子量为1600~2300,羟值为5~7mgKOH/g;所述阻燃粘胶剂的制备材料包含丙烯酸酯聚合物34-43重量份、增粘树脂19-27重量份、阻燃剂32-41重量份和交联剂0.5-2重量份。
优选地,所述增粘树脂选自松香树脂,石油树脂,酚醛树脂,萜烯树脂中的一种或数种。
优选地,所述阻燃剂为磷酸酯类阻燃剂。
优选地,所述丙烯酸酯聚合物选自聚丙烯酸甲酯、聚丙烯酸乙酯、聚丙烯酸正丙酯、聚丙烯酸丁酯和甲基聚丙烯酸甲酯中的一种或数种。
优选地,所述交联剂选自异氰酸酯选自4,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2,4-甲苯二异氰酸酯或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中的一种或数种。
本发明解决又一方面的上述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海泰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海泰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3131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无卤阻燃型防水卷材及其制备方法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光学胶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