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柔性护栏有效
申请号: | 201910531360.7 | 申请日: | 2019-06-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9388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8 |
发明(设计)人: | 王俊刚;徐仁宇;赵迁乔;陈飞达;栾立军;李冲;张雪峰;李一凡;王朝阳;魏义铭;黄斯楠;胡孔知;李克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理工大学;青岛东汇泉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F15/02 | 分类号: | E01F15/02;E01F15/06 |
代理公司: | 青岛清泰联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56 | 代理人: | 李祺;张玲 |
地址: | 266033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柔性 护栏 | ||
本发明提出一种柔性护栏,属于防护栏技术领域,该柔性护栏在受到车辆撞击时,护栏体系只发生弹性变形,并将撞击力传递至远方,护栏体系不破碎、不解体,能够保证肇事车辆司乘人员免受伤害、无构件飞溅对行人和其他车辆造成伤害。该柔性护栏,包括成排设置的多根立柱,安装于立柱底部的底座,以及安装于立柱之间的筋梁组件;立柱的底端内部设有弹性体,弹性体固定连接于底座;筋梁组件包括第一筋梁,第一筋梁依次贯穿多根立柱的下部;第一筋梁位于立柱内的部分通过第一连接杆连接于立柱内的弹性体上,第一连接杆穿设于弹性体,弹性体可在第一连接杆的施力作用下做弹性形变,第一连接杆的顶端固定连接于第一筋梁。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防护栏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柔性护栏。
背景技术
传统的交通防护栏多为刚性的,刚性护栏在车辆撞击下或破碎、或扭曲变形,尤其是给肇事车辆司乘人员、甚至是无辜人员造成伤害。《城市道路交通隔离护栏设置指南》(征求意见稿)中要求“隔离护栏不得给交通参与者带来安全隐患,任何部位不得出现尖刺和锐角,当与车辆发生碰撞后,其构件不得侵入驾驶室内导致人身伤害,或飞溅对行人和其他车辆造成危险。”随着该指南的出台,人们开始研究柔性护栏。
目前采用的柔性护栏为缆索式柔性护栏,缆索式柔性护栏采用弹性缆索代替刚性护栏的筋梁,通过弹性缆索的弹性形变实现吸能,然而,弹性缆索仅能通过形变的方式进行吸能却无法传递撞击力,当其承受的撞击力超过其弹性形变限度时,弹性缆索仍可能发生断裂而造成严重后果,而且,缆索式柔性护栏的成本高、安装复杂,其适用的路段也受到一定限制,例如,其不适用于小半径曲线路段,也不适于作为分离车流的市政交通护栏。
因而,如何提供一种吸能作用更强且能够保证受撞击时不破碎、不解体的新型柔性护栏,是当前急需解决的一项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上述的技术问题,提出一种可将撞击力传递出去以防止解体的新型柔性护栏,当其受到车辆撞击时,护栏体系只发生弹性变形,护栏体系不破碎、不解体,能够保证肇事车辆司乘人员免受伤害、无构件飞溅对行人和其他车辆造成伤害。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柔性护栏,包括成排设置的多根立柱,安装于所述立柱底部的底座,以及安装于所述立柱之间的筋梁组件;所述立柱的底端内部设有弹性体,所述弹性体固定连接于所述底座;所述筋梁组件包括第一筋梁,所述第一筋梁依次贯穿多根所述立柱的下部;所述第一筋梁位于所述立柱内的部分通过第一连接杆连接于所述立柱内的弹性体上,所述第一连接杆穿设于所述弹性体,所述弹性体可在所述第一连接杆的施力作用下做弹性形变,所述第一连接杆的顶端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筋梁。
作为优选,所述弹性体包括壳体和填充于所述壳体内的第一弹性填充件,所述壳体固定连接于所述底座;所述壳体的顶面和底面分别开设有第一长条通孔和第二长条通孔,第一长条通孔和第二长条通孔相对设置,所述第一长条通孔和第二长条通孔的延伸方向均与所述第一筋梁的延伸方向一致,所述第一连接杆依次穿过所述第一长条通孔、第一弹性填充件和第二长条通孔。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筋梁由多段第一子筋梁依次连接构成,相邻两段所述第一子筋梁的连接处位于所述立柱内。
作为优选,所述筋梁组件还包括第二筋梁,所述第二筋梁依次贯穿多根所述立柱的上部。
作为优选,所述第二筋梁由多段第二子筋梁依次连接构成,相邻两段所述第二子筋梁的连接处位于所述立柱内。
作为优选,所述立柱内填充有第二弹性填充件,所述第二弹性填充件位于所述立柱的上部并固定连接于所述立柱,所述第二筋梁位于所述立柱内的部分通过第二连接杆连接于所述立柱内的第二弹性填充件上,所述第二连接杆穿设于所述第二弹性填充件,所述第二弹性填充件可在所述第二连接杆的施力作用下做弹性形变,所述第二连接杆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筋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理工大学;青岛东汇泉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青岛理工大学;青岛东汇泉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3136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城市河流水位超高河道道路警告限行系统
- 下一篇:一种市政道路防护栏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