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海绵钛生产中带防进气密封大盖的反应器在审
申请号: | 201910531482.6 | 申请日: | 2019-06-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5542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26 |
发明(设计)人: | 朱登华;金旭;冯海;李斗良;王忠朝;郭晓光;梁强;李金泽;凡洪杨 | 申请(专利权)人: | 遵义钛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B9/02 | 分类号: | C22B9/02;C22B34/12 |
代理公司: | 遵义市遵科专利事务所 52102 | 代理人: | 刘刚 |
地址: | 563000 ***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反应器 大盖 法兰 密封胶垫 不锈钢水管 吸附装置 环形槽 海绵钛生产 进气密封 海绵钛 带孔 底板 切面 螺栓固定 气体污染 泄漏气体 螺栓 环形状 冷却水 内筒体 泡沫钛 外筒体 完好性 线密封 进气 腔体 水管 泄漏 污染 保证 | ||
一种海绵钛生产中带防进气密封大盖的反应器,包括反应器法兰、密封胶垫、大盖法兰、大盖和螺栓;反应器法兰与大盖法兰之间由螺栓固定连接;在反应器法兰和大盖法兰上相对应的位置各开设有两个环形槽,在其中一个环形槽内设有两根不锈钢水管,在两根不锈钢水管之间设有密封胶垫;在另一个环形槽里设有吸附装置,为环形状;吸附装置由底板、带孔外筒体、面板和带孔内筒体构成一个腔体,其内设有泡沫钛。本发明在两根不锈钢水管之间设密封胶垫,其与水管的切面形成了线密封,通入冷却水保证密封胶垫的完好性,则泄漏进气的几率大大减少,吸附装置避免了泄漏气体进入反应器内污染海绵钛产品,达到海绵钛产品质量不被气体污染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海绵钛生产中的反应器装置,特别涉及一种海绵钛生产中带防进气密封大盖的反应器。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外工业生产海绵钛均采用镁还原四氯化钛方法,在蒸馏工序时,必须在高温1000℃左右,高真空达5Pa左右工况下进行生产,且炉型多数采用倒“U”型联合法生产,其特点是单炉产量大,优级品率高,能耗低的优势。为降低生产成本,各国都将设备大型化作为技术发展方向。但是,随着炉型的增大,大盖反应器是还原蒸馏工序的主要设备,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大盖和反应器的组装的密封性是一大技术问题,由于生产工艺的限制,现在多数海绵钛生产厂家都采用的面密封,面密封质量差,在高真空状态下蒸馏海绵钛会导致产品进气,影响产品的质量。缓慢进气是无法察觉,会继续生产,严重影响海绵钛产品质量;如有明显的泄露,会停炉检修,增加了职工的劳动强度,生产进度也会受其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生产海绵钛过程中大盖和反应器组装泄露,导致产品进气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海绵钛生产中带防进气密封大盖的反应器1,包括反应器法兰2、密封胶垫4、大盖法兰5、大盖7和螺栓8;反应器法兰2与大盖法兰5之间由螺栓8固定连接;
在反应器法兰2和大盖法兰5上相对应的位置各开设有两个环形槽,在其中一个环形槽内设有两根不锈钢水管3,在两根不锈钢水管3之间设有密封胶垫4;在另一个环形槽里设有吸附装置6,为环形状;
所述吸附装置由底板601、带孔外筒体602、泡沫钛603、面板604和带孔内筒体605组成;在由底板601、带孔外筒体602、面板604和带孔内筒体605构成的腔体内设有泡沫钛603 。
所述环形槽为圆槽。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在两根不锈钢水管之间放入密封胶垫,密封胶垫与不锈钢水管的切面形成了线密封,并通入冷却水,保证密封胶垫的完好性,由于海绵钛在还原结束进入高真空蒸馏阶段,利用水管的切面为线性密封,线密封的密封性能优于面密封,则泄漏进气的几率大大减少,克服了大盖与反应器面密封效果不好的问题。
2、本发明因采用线密封,更加降低了密封胶垫泄漏几率。
3、本发明因采用吸附装置,避免了泄漏气体进入反应器内污染海绵钛产品,达到海绵钛产品质量不被气体污染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剖视图;
图中: 1-反应器、2-反应器法兰、3-不锈钢水管、4-密封胶垫、5-大盖法兰、6-吸附装置、7-大盖、8-螺栓;
图2为本发明的不锈钢水管和吸附装置的安装位置示意图;
图中: 3-不锈钢水管、6-吸附装置;
图3为本发明的吸附装置示意图;
图中:601-底板、602-带孔外筒体、603-泡沫钛、604-面板、605-带孔内筒体。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遵义钛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遵义钛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3148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