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功能医用检测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10531847.5 | 申请日: | 2019-06-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5107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08 |
发明(设计)人: | 毕愉苗;李飞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市中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3/11 | 分类号: | A61B3/11;A61B3/14 |
代理公司: | 重庆强大凯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7 | 代理人: | 隋金艳 |
地址: | 400021 ***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功能 医用 检测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医疗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多功能医用检测系统,包括检测终端,检测终端包括识别标签和若干不同尺寸的显示屏,且显示屏的形状为瞳孔的形状,检测终端存储有识别标签的实际尺寸;检测终端在识别到识别标签和瞳孔时采集瞳孔图像和识别标签图像;检测终端根据采集到的识别标签图像的尺寸和识别标签的真实尺寸,计算采集到的瞳孔图像中瞳孔的真实尺寸,并将瞳孔图像缩放到与瞳孔的真实尺寸相同的尺寸大小,将其显示在显示屏上;检测终端匹配与缩放后的瞳孔图像的尺寸误差最小的显示屏,并对该显示屏进行标记,以此解决对于瞳孔测量不准确的问题,本发明主要用于医疗机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多功能医用检测系统。
背景技术
观察瞳孔是医护人员神经系统检查的重要内容,通常是用手电筒,通过直接照射瞳孔,利用强光刺激患者,并使光线迅速离开等连续动作,观察患者瞳孔的收缩-放大变化。
正常瞳孔的直径为2.5~4.5毫米,呈圆形,两侧瞳孔基本等大,相差一般不超过0.5毫米,光反射灵敏。每个人的瞳孔大小受年龄、生理状态、屈光、外界环境等因素影响,呈不同大小。瞳孔直径如超过6毫米或小于2毫米为不正常;两侧瞳孔不等大,尤其伴有光发射迟钝或消失时为病理性。正常人中小孩瞳孔较大,老人较小。睡觉时瞳孔缩小,醒后又变大,为生理现象。某些药物中毒时可致瞳孔缩小,如有机磷,巴比妥娄,吗啡及鸦片的衍生物等的中毒。某些精神症状,如焦虑、惊恐、疼痛等可致瞳孔散大;阿托品、可卡因及肉毒素中毒等也可致瞳孔散大;眼局部病变时可影响瞳孔的形状、大小及光反射,如角膜、虹膜等病变。
临床上,医护人员通过对瞳孔大小、对光反射的观察来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判断和了解疾病。在实际工作中多采用目测法或用直尺测量。但此种方法面临的缺点是:由于正常瞳孔的直径基本在2.5~4.5毫米之间,这是比较小的数值。若采用目测法或用直尺测量,会使测得的瞳孔大小不准确,误差较大;对极小瞳孔的对光反射无法准确观察到。若因此造成不能及时发现患者的病情出现变化,将延误患者的抢救及治疗。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多功能医用检测系统,解决对于瞳孔测量不准确的问题。
多功能医用检测系统,包括检测终端,检测终端包括识别标签和若干不同尺寸的显示屏,且显示屏的形状为瞳孔的形状,检测终端存储有识别标签的实际尺寸,检测终端用于在同时识别到识别标签和瞳孔时采集瞳孔图像和识别标签图像,检测终端还用于根据采集到的识别标签图像的尺寸和识别标签的真实尺寸,计算采集到的瞳孔图像中瞳孔的真实尺寸,并将瞳孔图像缩放到与瞳孔的真实尺寸相同的尺寸大小,将其显示在若干显示屏上,检测终端还用于匹配与缩放后的瞳孔图像的尺寸误差最小的显示屏,并对该显示屏进行标记。
使用时,医护人员可将识别标签贴于被检测人员的眼睛附近,只要保证识别标签和检测人员的眼睛处于同一平面上即可,当检测终端同时识别到识别标签和瞳孔时,就会自动采集瞳孔图像和识别标签图像。当采集到识别标签图像时,检测终端就可识别出识别标签图像的尺寸,由于检测终端存储有识别标签的实际尺寸,因此检测终端就可根据识别标签的实际尺寸和识别标签图像的尺寸,计算出采集到的识别标签图像的缩放比例,并且由于识别标签和被检测人员的眼睛处于同一水平面上,因此采集到的瞳孔图像的缩放比例和识别标签图像的缩放比例相同,因此检测终端就可依据该缩放比例,将采集到的瞳孔图像按此缩放比例进行缩放,得到与瞳孔的真实尺寸大小相同的瞳孔图像。并将该缩放后的瞳孔图像显示在若干显示屏上,就可供医护人员直接观察该被检测人员的瞳孔真实情况,并且检测终端还可匹配与缩放后的瞳孔图像的尺寸误差最小的显示屏,并对该显示屏进行标记,更加便于医护人员直接了解到被检测人员的瞳孔尺寸大小。
而且由于通过自动识别检测的方式对瞳孔进行相应的尺寸计算和匹配,相比与传统的通过目测法或用直尺测量的方式进行粗略判断被检测人员的瞳孔尺寸大小而言,本方案通过计算匹配出的瞳孔尺寸大小更加精确。解决瞳孔测量不准确的问题。
进一步,所述检测终端上还包括LED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市中医院,未经重庆市中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3184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