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云组合和云用户协商服务交付的通用架构平台在审
申请号: | 201910532059.8 | 申请日: | 2019-06-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93301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22 |
发明(设计)人: | 莫毓昌 | 申请(专利权)人: | 莫毓昌 |
主分类号: | H04L29/08 | 分类号: | H04L29/08;H04L29/06 |
代理公司: | 35240 泉州华昊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林晓玲<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 |
地址: | 362011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服务选择模块 资源供应模块 访问控制模块 服务访问令牌 实时工作负载 云服务提供商 资源可用性 访问控制 服务性能 负载平衡 可用资源 快速响应 身份验证 通用架构 用户确定 用户协商 资源分配 认证 有效地 服务 监视 交付 分配 协商 | ||
本发明公开了一个用于云组合和云用户协商服务交付的通用架构平台,包括服务选择模块、服务和资源供应模块、认证和访问控制模块,所述服务选择模块用于执行规范请求与资源可用性的协商,并在给定的时间为用户确定最佳的可用资源;所述服务和资源供应模块用于定期监视分配的云服务提供商的服务性能和状态;所述认证和访问控制向经过身份验证的用户发出服务访问令牌。利用本发明平台可以有效地进行资源分配,实现负载平衡,并且可以对实时工作负载变化进行快速响应。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云计算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云组合和云用户协商服务交付的通用架构平台。
背景技术
云计算已经成为快速应用程序部署、可伸缩服务器支持、移动和分布式服务的行业标准,并且(理论上)提供了对无限资源的访问。不幸的是,研究人员仍在试图向跨提供商云计算框架靠拢,以支持云提供商之间的兼容性和无缝资源转换。此外,用户被限制于使用特定提供程序的资源和服务预配置选项,而不考虑他们当前的需求。同时,云服务作为提供者直接提供服务到客户机,这就为云服务创建了一个独立的云市场客户,以及不可协商的定价策略。私有云基础设施的操作管理面临许多挑战,包括有效的资源分配、负载平衡和对实时工作负载变化的快速响应。传统的手工IT操作管理已经不能适应这种高度动态和复杂的环境。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用于云组合和云用户协商服务交付的通用架构平台。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云组合和云用户协商服务交付的通用架构平台,包括:
服务选择模块:所述服务选择模块中包括有服务目录,所述服务目录用于在用户向服务目录提交服务需求时分析用户的服务需求,在给定的时间内发现并匹配来自一个或多个云服务提供商的可用资源,并向用户反馈;用户从可用的资源中选择并通知服务目录所需的服务;服务目录请求相应的云服务提供商为给定的服务分配所选资源;
服务和资源供应模块:用于定期监视分配的云服务提供商的服务性能和状态;
认证和访问控制模块:用于对用户进行身份验证,并在身份验证通过后根据该用户的服务需求发出服务访问令牌,用户利用所述服务访问令牌向云服务提供商发送服务访问请求,云服务提供商通过对服务访问令牌进行验证以判断是否通过请求。
进一步地,服务和资源供应模块包括事件服务模块和供应服务模块,所述事件服务模块用于根据用户的sla评估服务状态,并在QoS参数发生任何变化时发出通知警报,供应服务模块用于在所述事件服务模块发出通知警报时采取措施来提高服务性能,并维护sla和QoS参数,以及检索供应操作和选项并相应地重新执行。
更进一步地,所述措施包括资源扩展、迁移和复制。
进一步地,所述认证和访问控制模块包括身份验证服务器和授权服务器,所述身份验证服务器用于对用户进行身份验证并从授权服务器检索资源的访问特权,身份验证服务器根据检索到的资源的访问特权生成具有用户功能的签名的服务访问令牌,并向用户发出服务访问令牌;用户通过服务访问令牌向云服务提供商发送服务访问请求,云服务提供商验证服务访问令牌并检查资源的访问特权,根据验证结果判断授予或拒绝请求。
进一步地,所述服务访问令牌中包含每个服务的允许服务和功能列表,以及包含可验证的义务参数列表,用于提交服务访问请求,服务访问令牌指定服务请求的访问位置,以及用户标识、资源名称、云服务提供商名称、用户联系人、公钥、服务访问令牌签名和服务访问令牌散列。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利用上述用于云组合和云用户协商服务交付的通用架构平台的方法,具体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莫毓昌,未经莫毓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3205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