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肢体夹的脉诊仪器在审
申请号: | 201910532211.2 | 申请日: | 2019-06-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51101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20 |
发明(设计)人: | 郑文强;马景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州数据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5/02 | 分类号: | A61B5/02 |
代理公司: | 福州君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5211 | 代理人: | 戴雨君 |
地址: | 350000 福建省福州市***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肢体夹 脉诊 数据服务器 采集模块 数据终端 采集 交直流分离 最大化利用 历史数据 脉象信息 数据分析 数据支撑 外部操作 压力设置 硬件成本 硬件设备 牵引绳 紧固 手机 手腕 兼容 分析 中医 震动 挖掘 引入 电脑 | ||
本发明公开基于肢体夹的脉诊仪器,其包括肢体夹模块、采集模块、数据终端和数据服务器。本发明采用肢体夹的方式,操作简便,成本低廉,且肢体夹与被测手腕紧固,可避免外部操作或震动的影响;采用牵引绳的方式,兼容手动与自动两种方式进行压力设置;采用采集模块与数据终端分离的形式,最大化利用使用者现有的硬件设备(如手机、电脑)降低脉诊仪的硬件成本;采用交直流分离采集分析的方式,提高不同信号的采集精度,采集不同的脉象信息;引入数据服务器分析历史数据、不同人体的数据分析,深度挖掘脉诊数据,为中医切诊提供数据支撑。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脉诊仪领域,尤其涉及基于肢体夹的脉诊仪器。
背景技术
中医是我国古代人民同疾病作斗争的经验和理论知识,是通过长期医疗实践逐步形成并发展成的医学理论体系,其在养生之道上有许多行之有效的方法,且随着人们对健康的关注度提高也越来越受欢迎。由于中医是一门实践学、经验学,导致其学习成本较高,不易于在普通大众普及。特别的,作为中医“望闻问切”四诊手段之一的切诊,更是需要经验丰富的老医师指导并经长期有效实践才能独立诊断。且由于传统切诊对于脉象信息的表述无法提供精确、客观、可交流的描述,导致脉诊信息经常出现“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毫无标准”的尴尬境地。
为提高切诊的精确性、客观性,并提供可交流的表现形式,人们利用电子技术、信息技术开发自动化脉诊设备,利用传感器采集桡动脉关口脉搏的数据并进行分析。
专利CN107802248A提出了一种基于压阻式传感器阵列的脉诊仪,采用单片机作为主控芯片,控制一个贴在腕带上的8X16阵列的变阻式压力传感器进行脉搏压力采集,再通过显示屏显示脉搏数据。其具有以下缺点1:硬件上采用阵列传感器,便于采集到脉搏信息而不用手动定位,但是采用这种方式导致后端需要模拟开关进行切换,增加了电路复杂性、也会增加结构大小,且容易引入噪声;缺点2:整个设备集成到一个结构内,通过腕带固定到手腕上,在采集脉搏信号的时候直接压在脉搏信号上,这样寸关尺的压力相同,无法实现脉象的总按、单按;缺点3:整个设备无法实现脉象浮中沉三取信息的采集。
专利CN109805897A提出了一种手动寻找脉位并采集脉搏信号的脉诊笔,其采用单片机作为主控芯片,采集笔端的压力采集模块数据,经信号处理IC转换处理并分析处理后在LED上提示浮中沉三取得压力信息。其具有以下缺点:缺点1:硬件上采集模块前端采用分压电阻加100nf电容接地得方式,有利于脉搏传感器直流信号的采集,但不利于交流信号的采集;缺点2:信息提示上主要提示的是浮中沉三取的信息,并无其他脉象信息,此专利充其量只能算脉搏压力采集模块;缺点2:脉诊笔在采集信号时,是手动按压到桡动脉上,因为操作人员无法保证手腕的完全静止,再叠加上被采集人员的手部微动作,最后会干扰脉搏的交流信号,导致数据有偏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成本低、检测准确的基于肢体夹的脉诊仪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基于肢体夹的脉诊仪器,其包括肢体夹模块、采集模块、数据终端和数据服务器,
所述肢体夹模块包括肢体夹、压力传感器和电机,所述肢体夹具有两个通过扭簧铰接在一起的夹板,两个夹板分别具有夹持部和手持部,所述压力传感器固定在其中一个夹板夹持部的内侧,所述电机固定在其中一个夹板的手持部内侧,两个夹板的手持部分别连接有一牵引绳,两牵引绳的自由端分别缠绕连接在电机的输出轴上,电机的输出轴旋转带动两牵引绳同步收紧或放松;
所述采集模块包括传感器信号处理电路、电机驱动电路和MCU控制芯片,
所述传感器信号处理电路依序包括信号调理电路和交直流分离电路,交直流分离电路的交流信号输出端和直流信号输出端各连接有二次放大电路,
所述信号调理电路:提取压力传感器的信号并转换成电压信号并去噪放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州数据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福州数据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3221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脉诊仪
- 下一篇:一种基于pvdf压电薄膜感测脉象的装置及其应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