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性能的新型竹木复合胶合板在审
申请号: | 201910534262.9 | 申请日: | 2019-06-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4100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18 |
发明(设计)人: | 石冠旗;侯金波;杨柳君;黄苹;张明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泓森高科林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7D1/04 | 分类号: | B27D1/04;B32B21/1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36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竹木复合胶合板 木材 木质单板 应用 集装箱底板 集中载荷 我国木材 抗冲击 抗压力 速生性 抗弯 耐磨 竹质 种植 地板 进口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性能的新型竹木复合胶合板,包括木质单板和竹质单元,所述木质单板采用泓森槐木材。本发明能显著提升竹木复合胶合板的性能,泓森槐的材质重而坚硬,耐磨抗冲击,抗压力强,耐水湿与腐朽,应用于竹木复合胶合板,在密度、集中载荷、抗弯强度等各方面都具有非常大的优势;能减缓对外木材依存度,泓森槐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均能种植,且为速生硬材树,采用泓森槐木材,可降低我国木材进口量;适用范围广,高性能的竹木复合胶合板,除了应用于普通地板市场,更可应用于集装箱底板等特殊领域;能降低成本,相比于进口木材,泓森槐可以在国内大部分地区种植,而且具有很强的速生性,减少了木材方面的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竹木复合胶合板,特别涉及一种高性能的新型竹木复合胶合板。
背景技术
竹木复合胶合板由竹帘、竹席等竹质单元和木质单板经胶合制成,目前市面上竹木复合胶合板的质量参差不齐,高性能的竹木复合胶合板并不是很多,而且大多竹木复合胶合板的生产不注重环保问题,大量使用东南亚热带硬木生产,不仅依赖于进口,且面临着资源的枯竭以及环保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中国实用新型专利说明书CN208646198U中公开了一种竹木复合胶合板,其包括芯层、面层、以及底层,所述芯层位于面层与底层之间,芯层、面层、以及底层之间通过热压胶合而成,面层和底层结构相同,且均由重竹板、松木、OSB板、以及竹席组成,重竹板、松木、OSB板、以及竹席之间通过热压胶合而成,且由靠近芯层至远离芯层的方向依次设置,该实用新型提升了竹木复合胶合板整体强度和防水性,并具有一定的环保性。
但是,其采用的仍是传统木材,在竹木复合胶合板的木材使用方面,并没有扩充到其他高性能的新型木材,而且其采用的材质过多,用多种材质互补的方式来提升竹木复合胶合板的性能,拼凑式的提升虽然能带来一定的效果,但并不是最优的选择,对竹木复合胶合板性能的提升并不显著。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高性能的新型竹木复合胶合板。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高性能的新型竹木复合胶合板,包括木质单板和竹质单元,所述木质单板和所述竹质单元均采用竹木复合胶合板领域的常规厚度进行胶合,所述木质单板采用泓森槐木材。
优选的,所述泓森槐木材来源于4年生或4年生以上的泓森槐。
优选的,所述竹质单元采用竹帘或竹席。
优选的,所述竹质单元的长度与所述竹木复合胶合板的长度一致,所述多个竹质单元拼合的宽度与所述竹木复合胶合板的宽度一致。
优选的,所述木质单板分别构成第一木质层、第二木质层、第三木质层、第四木质层,所述竹质单元分别构成第一竹质层、第二竹质层、第三竹质层。
优选的,所述第一木质层按次序由一层顺纹木质单板和一层横纹木质单板构成,所述第二木质层由一层横纹木质单板构成,所述第三木质层由一层横纹木质单板构成,所述第四木质层按次序由一层横纹木质单板和一层顺纹木质单板构成;所述第一竹质层由3-5层竖拼竹质单元构成,所述第二竹质层由5层竖拼竹质单元构成,所述第三竹质层由3-5层竖拼竹质单元构成。
优选的,所述第一竹质层和所述第三竹质层均由4层竖拼竹质单元构成。
优选的,所述木质单板与所述竹质单元的排列组胚次序依次为第一木质层、第一竹质层、第二木质层、第二竹质层、第三木质层、第三竹质层、第四木质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1、能显著提升竹木复合胶合板的性能,泓森槐的材质重而坚硬,耐磨抗冲击,抗压力强,耐水湿与腐朽,将其应用于竹木复合胶合板,与竹质单元结合,在密度、集中载荷、抗弯强度等各方面都具有非常大的优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泓森高科林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泓森高科林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3426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