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幼儿防压疮用抗菌聚氨酯软泡黏附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534539.8 | 申请日: | 2019-06-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5698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7 |
发明(设计)人: | 管亚飞;张振兴;许云仙;郭丽敏;周明柱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省人民医院;宿迁市南京工业大学新材料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08G18/00 | 分类号: | C08G18/00;C08G101/00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科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102 | 代理人: | 郭百涛 |
地址: | 210029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幼儿 防压疮用 抗菌 聚氨酯 黏附 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幼儿防压疮用抗菌聚氨酯软泡黏附材料,本发明以聚氨酯软泡为基础材料,并在表面涂敷一层低粘附性的丙烯酸酯乳液压敏胶,用于管道或鼻塞,鼻罩等硬物与皮肤接触处的一次性隔垫,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问题与不足。本发明的幼儿防压疮用抗菌聚氨酯软泡黏附材料为内外两层结构,内层即接触皮肤层为乳液型丙烯酸酯压敏胶,外层为聚氨酯软质泡沫抗菌材料。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聚氨酯软泡黏附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幼儿防压疮用抗菌聚氨酯软泡黏附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聚氨酯材料在长期放置或使用过程中,适宜的环境温度和湿度极易导致细菌、真菌繁殖生长,而聚氨酯的软段部分容易被细菌催化降解,导致产品质量下降。抗菌剂的使用能有效降低细菌繁殖。抗菌剂的种类很多,包括无菌抗菌剂,有机抗菌剂两大类。无机抗菌剂主要利用金属的抗菌能力,其中抗菌效果较好的为银系抗菌剂,但成本较高。通常使用有机抗菌剂共聚反应进入聚氨酯材料中,获得持久的抗菌效果。例如授权公开号为CN101880371B的专利描述了一种抗菌聚氨酯的制备方法,在预聚反应阶段加入500-10000ppm具有抗菌活性的有机季铵盐。授权公开号为CN 103420868B描述了含双季铵盐二胺或二醇单体制备了水性无毒抗菌聚氨酯乳液。另外,抗菌剂为无机/有机复合型的也较为常见。例如授权公开号为CN 102454107B的中国专利描述了一种具有抗菌防霉功能的聚氨酯合成革材料,即采用了复合型抗菌剂。该皮革材料具有即时、高效、持久的抗菌、防霉功能,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氏菌、大肠杆菌、混合霉菌等均具有良好的抑杀作用,抗菌率大于99%。授权公开号为CN 104193950B的中国专利描述了一种纳米抗菌聚氨酯组合物,同样采取了改性无机纳米抗菌剂和防霉添加剂等多种助剂进行复合。
聚氨酯软泡材料是目前用途十分广泛的一类功能型高分子材料,应用于医用敷料、汽车座垫填充、沙发填充及吸水材料等。申请公开号为CN 107459811A公布了一种抗菌聚氨酯泡沫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目的是提供一种可用作定位垫的抗菌聚氨酯泡沫,属于抗菌材料医疗技术领域。聚氨酯泡沫的制备温度为常温,发泡过程中无刺激性气体产生,比如将其制备成放疗定位泡沫垫,固定效果好,患者使用舒适性好。
在儿科诊疗过程中,一些医疗器械,例如呼吸机用通气管路,或其他诊疗器械大多是经硬质塑料管安置在幼儿身上,例如鼻翼、面颊、额头等部位,长时间治疗过程中的器械压力容易对孩子娇嫩的皮肤产生伤害,造成压疮和感染,带来日后美观方面的危害,有的甚至带来生命威胁。而纱布、高分子软泡等垫物不易固定,因幼儿自身运动容易造成脱落。前文所述抗菌聚氨酯泡沫作为定位垫,虽然对成人的放疗固定具有一定的作用,但是面对无自控能力的幼儿,还需要在聚氨酯泡沫表面加上无毒无害的胶黏剂表面黏附层以提高附着力,同时还需满足在使用结束后,粘结胶层容易从幼儿皮肤表面脱粘,不造成二次的伤害。
综上所述,目前在幼儿领域急需一款具备多种功能的聚氨酯软泡材料,用于降低长期医疗器械压力导致的幼儿压疮和感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提供一种幼儿防压疮用抗菌聚氨酯软泡黏附材料,本发明以聚氨酯软泡为基础材料,并在表面涂敷一层低粘附性的丙烯酸酯乳液压敏胶,用于管道或鼻塞,鼻罩等硬物与皮肤接触处的一次性隔垫,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问题与不足。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的幼儿防压疮用抗菌聚氨酯软泡黏附材料为内外两层结构,内层即接触皮肤层为乳液型丙烯酸酯压敏胶,外层为聚氨酯软质泡沫抗菌材料。
本发明上述的幼儿防压疮用抗菌聚氨酯软泡黏附材料,其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的聚氨酯软质泡沫抗菌材料由以下重量份组分经低温发泡工艺制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省人民医院;宿迁市南京工业大学新材料研究院,未经江苏省人民医院;宿迁市南京工业大学新材料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3453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PE膜及其应用的车辆后视镜
- 下一篇:一种石墨烯导热散热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