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河涌水污染治理的优势微生物固体菌剂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534834.3 | 申请日: | 2019-06-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8418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30 |
发明(设计)人: | 王利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师大环境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N1/00 | 分类号: | C12N1/00;C02F3/3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南京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固体菌剂 制备 水污染治理 优势微生物 河涌 河道污染 菌种 污染治理技术 治理 培养基制备 培养微生物 针对性选择 存储方式 绿色环保 生物法 泥水 冷藏 增殖 微生物 保存 运输 | ||
本发明公开的属于污染治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河涌水污染治理的优势微生物固体菌剂制备方法,该用于河涌水污染治理的优势微生物固体菌剂制备方法的具体制备步骤如下:S1:培养基制备;S2:培养微生物;S3:注入河道污染的泥水,针对性选择菌种;S4:增殖微生物,该用于河涌水污染治理的优势微生物固体菌剂制备方法,通过菌种对河道污染的治理,生物法治理绿色环保,能够长期对河道污染进行治理,通过冷藏式的存储方式,使得固体菌剂方便保存和运输。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污染治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河涌水污染治理的优势微生物固体菌剂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口密集带来生活污水,小工厂散布带来工业废水,这些未经处理的生活污水、未经处理或处理不达标的工业生产废水排放亦随之增多,长时间不间断的排污,当有机污染物超出河涌水体所能容纳的自然净化的限度,水中的溶解氧会迅速被消耗而呈缺氧状态,河涌水体变得富营养化,水体便发黑发臭,由于缺氧,原生态生物的生存直接受到威胁,直至死亡、尸体腐败,进一步污染水体及出现恶臭,如此恶性循环不断,使河涌生态遭到彻底的破坏。
目前,河涌治理方法主要有截流、疏浚、活水循环(即引水增流)、河道人工增氧曝气、底泥覆盖、混凝、生态修复等方法。这些方法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河涌水环境恶化的问题,但存在许多不足之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河涌水污染治理的优势微生物固体菌剂制备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目前,河涌治理方法主要有截流、疏浚、活水循环(即引水增流)、河道人工增氧曝气、底泥覆盖、混凝、生态修复等方法。这些方法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河涌水环境恶化的问题,但存在许多不足之处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河涌水污染治理的优势微生物固体菌剂制备方法,该用于河涌水污染治理的优势微生物固体菌剂制备方法的具体制备步骤如下:
S1:培养基制备:取500g牛肉,将获取的500g牛肉浸泡在800ml-850ml 的水中,将 浸泡的牛肉在20-25摄氏度的温度环境下保持浸泡8-10小时,将浸泡后的肉过滤保留肉汁, 在肉汁内每100ml加入300g蛋白胨、4-5gNaCl,将加入蛋白胨和氯化钠的肉汁加热混合,直 至肉汁浓缩为浓稠状态,加入苏打继续搅拌,检测肉汁的PH值为7.0-7.2时即可,将调节PH 后的培养基底料通过高温蒸汽的方式进行灭菌,灭菌后的培养基底料以每100ml加入2.2g-2.4g 的琼脂,混合均匀;
S2:培养微生物:在步骤S1制备完毕的培养基上均匀接种不同种类的菌种,将接种 菌种后的培养基放置在温度为25-30摄氏度的范围内培养,培养的天数为15天,培养基上均匀长出菌落,在培养的过程中每隔3天加入酸碱度调节剂,加入酸碱度调节剂K2HPO4时进行PH测量,直至PH值再次恢复至7.0- 7.2时即可;
S3:注入河道污染的泥水,针对性选择菌种:从需要进行治理的河流段选取河底的 泥和底部距离地面20cm范围内的河水,将取出的河水与河泥混合搅拌均匀,将混合均匀的 泥水浇入步骤S2中含有菌落的培养基内,150ml的培养基内加入30-35ml的泥水,将注入泥 水的培养基继续培养3-5天,培养过程中观察并取出死亡的菌落,培养至8-10天时,将培养 后活着的菌落取出;
S4:增殖微生物:将剩余的泥水分别按照100ml的量进行等分储放,在泥水中加入 步骤S3中取出的活着的菌落,且每100ml中加入4-5组菌落,将菌落分散培养3-5天即可,将 培养后的泥水中加入面包,将棉包放置在泥水中浸泡2-3小时,菌落发现营养物质则吸附在 面包上,取出面包即可将吸附在面包上的菌落取出,通过降温的方式对菌落冷藏,需要使用将吸附有菌落的棉包取出回暖即可将菌落复活。
优选的,所述步骤S1中培养基制备的过程中还要加入消泡添加剂。
优选的,所述消泡添加剂为乳化硅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师大环境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南京师大环境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3483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