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柔性电池封装材料有效
申请号: | 201910534887.5 | 申请日: | 2019-06-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65589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17 |
发明(设计)人: | 单化众;王芳;吕松;梁俊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斯威克光伏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50/197 | 分类号: | H01M50/197;H01M50/191;B32B27/06;B32B27/36;B32B7/12;B32B15/04;B32B33/00;B82Y30/00 |
代理公司: | 南京勤行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97 | 代理人: | 吕波 |
地址: | 213200 江苏省常***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柔性 电池 封装 材料 | ||
本发明涉及柔性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柔性电池封装材料;所述封装材料包括柔性外层和柔性内层,所述柔性外层和柔性内层之间设置有纳米金属层,所述纳米金属层和柔性内层之间设置有防护层,所述防护层与柔性内层之间通过粘合层连接,所述纳米金属层的厚度为150nm~550nm;本发明提出的提出一种全新柔性电池封装材料,应用于柔性可弯曲电池的封装,并提供良好的密封隔绝性,制成电池后,在弯曲半径R为15mm的测试条件下,可弯曲2万次以上而电池性能不受影响的材料,解决了在柔性电池技术领域上面,封装材料从无到有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柔性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柔性电池封装材料。
背景技术
随着柔性屏幕在智能设备上开始商用,智能设备柔性化开始成为市场的趋势所在,与之而来的,是市场对于柔性电池越来越强烈的需求。
现在在全球范围内可多次弯曲折叠的锂离子柔性电池的研发才刚刚起步,而传统的穿戴设备使用的电池都是硬块的,不可弯曲的,从硬到柔,现有的电池从材料到工艺都无法满足。而电池柔性化的应用要求,使得电芯内部的结构设计和材料选择都需要全新的研发,而现有的封装材料同样不能满足其使用要求,也需要重新的研发。
现阶段使用普通的封装材料在制成电池后,测试发现小半径弯曲时或大弧度弯曲时,其弯折次数不足,数次反复弯曲后出现塑性形变导致折皱的产生,进而挤压甚至刺破电芯,造成严重的安全隐患。因此,在柔性电池研发和推广的技术发展路线上,必须有一款适用于其封装使用,可以达到20000次反复弯曲而不会出现塑性形变,且能够满足电池的基本使用要求的柔性封装材料。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填补柔性电池的技术空白,提供一种全柔性的,在弯曲半径为15mm的测试条件下达到20000次弯曲的反复弯曲,满足使用要求的柔性电池封装材料。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柔性电池封装材料,所述封装材料包括柔性外层和柔性内层,所述柔性外层和柔性内层之间设置有纳米金属层,所述纳米金属层和柔性内层之间设置有防护层,所述防护层与柔性内层之间通过粘合层连接,所述纳米金属层的为厚度为150nm~550nm。
进一步的,所述柔性外层采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或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
进一步的,所述防护层为极度致密的自修复膜,所述自修复膜为200nm直径的近似球体相互紧靠接触形成在纳米金属层表面。
进一步的,所述粘合层为极性粘合层,所述极性粘合层选用改性聚丙烯或改性聚乙烯。
进一步的,所述柔性外层的厚度为10μm~30μm。
进一步的,所述防护层的厚度为50nm~300nm。
进一步的,所述粘合层的厚度为5μm~25μm。
进一步的,所述柔性内层的厚度为45μm~70μm。
进一步的,所述纳米金属层的材料选用铝、铜或镍。
采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提出的提出一种新柔性电池封装材料,应用于柔性可弯曲电池的封装,并提供良好的密封隔绝性,解决了在柔性电池技术领域上面,无封装材料可使用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柔性外层,2纳米金属层,3防护层,4粘合层,5柔性内层。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发明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发明有关的构成。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斯威克光伏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常州斯威克光伏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3488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