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含有填充骨块的韧带固定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910535145.4 | 申请日: | 2019-06-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9242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01 |
发明(设计)人: | 张梅;董喜华;孙雪莲;刁冰寒;陈书香;史丰田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万洁天元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17/56 | 分类号: | A61B17/56 |
代理公司: | 北京君泊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96 | 代理人: | 王程远 |
地址: | 102629 北京市大兴区中关村科技园***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韧带 骨块 填充 骨道 固定系统 相对设置 套环 钢板 端口位置 对称设置 方向对称 钢板连接 线圈缠绕 穿线孔 圆柱状 贯穿 重合 底端 穿过 外部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含有填充骨块的韧带固定系统,所述韧带固定系统为骨‑韧带‑骨的模式,包括:填充骨块,其为圆柱状,所述填充骨块的圆柱面上沿其高度方向对称设有四个U型凹,线圈缠绕在两个相对设置的U型凹槽上,两个底端相互接触的所述填充骨块贯穿在骨道内部;钢板,其设有两个且分别设于所述骨道外部靠近所述骨道的两个端口位置处,所述钢板设有多个对称设置的穿线孔,每个所述填充骨块通过套环与其对应的钢板连接;韧带,其贯穿整个所述骨道,所述韧带的两端均穿过其对应的所述套环,且与所述填充骨块重合的韧带设于所述填充骨块的另外两个相对设置的U型凹槽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含有填充骨块的韧带固定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外在软组织和前交叉韧带重建手术中,出于定位考虑需打出骨道。传统韧带修复模式时使用挤压螺钉将韧带固定在骨道中,通过骨和韧带的自然愈合生长达到治愈目的,根据体质不同,患者一般术后4-6个月骨道自然愈合。但是由于人体组织液反复冲刷刺激和定位缝线雨刷效应,骨道存在一定几率产生炎症导致延缓骨道愈合甚至造成韧带定位手术失败。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含有填充骨块的韧带固定系统,避免人体组织液对骨道反复的冲刷刺激。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含有填充骨块的韧带固定系统,所述韧带固定系统为骨-韧带-骨的模式,包括:
填充骨块,其为圆柱状,所述填充骨块的圆柱面上沿其高度方向对称设有四个U型凹槽,线圈缠绕在两个相对设置的U型凹槽上,两个底端相互接触的所述填充骨块贯穿在骨道内部;
钢板,其设有两个且分别设于所述骨道外部靠近所述骨道的两个端口位置处,所述钢板设有多个对称设置的穿线孔,每个所述填充骨块通过套环与其对应的钢板连接;
韧带,其贯穿整个所述骨道,所述韧带的两端均穿过其对应的所述套环,且与所述填充骨块重合的韧带设于所述填充骨块的另外两个相对设置的U型凹槽上。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套环的两个自由端多次穿过所述穿线孔并最终从两个相互对称的所述穿线孔中穿出,所述套环的封闭端穿套在所述填充骨块顶端的线圈上。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套环为可吸收缝线或非可吸收缝线,所述韧带为自体韧带、异体韧带或人工韧带,所述填充骨块为人体自体骨、异体骨或人工骨。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人工骨的材质包括可吸收活性生物陶瓷、硫酸钡、可降解吸收镁合金、可吸收高分子材料或复合材料。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填充骨块的顶端为球形凹面,所述填充骨块的底端设有卡槽。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线圈至少设有两股。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位于所述填充骨块底端的所述线圈置于所述卡槽中。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填充骨块的外径与骨道的直径相等。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牵引线,所述牵引线从位于所述钢板左右两端的穿线孔中穿过。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钢板的边缘和所述穿线孔的边缘均设置圆弧倒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万洁天元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万洁天元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3514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妇产科助产钳
- 下一篇:一种应力可调节式的外固定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