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人眼追踪的平视随动控制系统和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535181.0 | 申请日: | 2019-06-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4477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06 |
发明(设计)人: | 薛瑞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D3/12 | 分类号: | G05D3/12;G10L15/22;G06F3/01 |
代理公司: | 北京正理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257 | 代理人: | 付生辉 |
地址: | 100015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追踪 平视 控制系统 控制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人眼追踪的平视随动控制系统和控制方法,所述控制系统包括人眼追踪单元、平视显示单元和随动控制单元,其中所述人眼追踪单元,用于追踪观看者的人眼在所述平视显示单元对应的显示区域上的注视点;所述随动控制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注视点与预置的中心点的距离生成调整指令;所述平视显示单元,用于根据所述调整指令调整所述平视显示单元的显示区域的位置。本发明提供的实施例能够通过人眼追踪单元实时获取观看者的注视点并通过随动控制单元根据注视点调整平视显示的显示区域,再通过习惯分析单元对所述观看者的行为进行行为抑制从而有效避免因频繁调整显示区域导致的显示抖动,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平视显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人眼追踪的平视随动控制系统和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在现代汽车发展过程中,利用车载端的多功能化辅助用户提高驾车稳定性的同时,提高用户在驾驶过程中的座驾体验程度已成为衡量汽车优越性能的重要标准。如汽车的车载端广播电台可帮助用户获取最新资讯,音乐播放有助于缓解用户紧张情绪;车载导航系统可帮助用户外出时获取最新的路况信息,最优的导航路线等。
而随着车载端的多功能化也意味着用户在使用过程中操作多步骤化,而这一定程度上分散了用户驾车时的注意力,造成潜在的安全隐患。语音识别系统采用语音识别、语音编解码等智能语音技术,实现车内语音声控操作,改变用户驾车途中的人机信息交流方式。如,车载导航系统由传统的“图像导航”逐渐向“语音导航”演变;车载端广播电台也可采用语音选台、切换等方式实现电台播放。针对上述车载端的多功能化增加的操作多步骤,语音识别系统可很大程度上解放出驾驶者的双手和双眼,从而提高用户的驾驶专注度,提高驾驶安全性。
通过平视显示(Head Up Display,HUD)系统在不用低头就可以极其方便的知道整车的状态,但是由于整个平视显示系统的光路是固定的,导致人眼视窗也是固定的,因此,在人眼注视中心偏离视窗或行车过程中发生颠簸,而导致驾驶员不能观看平视显示系统所呈现的信息时,便限制了平视显示系统本身的便捷性。
而如果驾驶员发生无意识的视线转移或其它有意识的行为动作,而导致注视中心偏离视窗时,将会使平视显示随动系统产生不必要的操作控制,因此,有效的而合理的行为抑制策略将是十分必要的。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至少之一,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基于人眼追踪的平视随动控制系统,包括人眼追踪单元、平视显示单元和随动控制单元,其中
所述人眼追踪单元,用于追踪观看者的人眼在所述平视显示单元对应的显示区域上的注视点;
所述随动控制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注视点与预置的中心点的距离生成调整指令;
所述平视显示单元,用于根据所述调整指令调整所述平视显示单元的显示区域的位置。
进一步的,所述平视显示单元包括光源、凹面反射镜和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根据所述调整指令调整所述凹面反射镜的俯仰角和滚转角,将所述光源发射的显示影像投射到对应的显示区域。
进一步的,还包括语音控制单元,包括语音识别单元和语音合成单元,其中
所述语音识别单元,用于识别接收的语音指令并发送至所述随动控制单元,使得所述随动控制单元根据所述语音指令调整所述调整指令;
所述语音合成单元,用于合成并发送语音信息。
进一步的,还包括习惯分析单元,包括采集单元、习惯模型和处理器单元,其中
所述采集单元,用于采集所述观看者的行为习惯并发送至所述处理器单元;
所述处理器单元,用于根据所述行为习惯训练所述习惯模型,并根据所述习惯模型的输出结果向所述随动控制单元和语音控制单元发送提示信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3518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