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无线通信方法、无线系统、第1基站、第2基站及第3基站有效
申请号: | 201910535991.6 | 申请日: | 2014-01-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3932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3 |
发明(设计)人: | 太田好明;相川慎一郎 | 申请(专利权)人: | 富士通互联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36/00 | 分类号: | H04W36/00;H04L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李辉;黄纶伟 |
地址: | 日本神***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无线通信 方法 无线 系统 基站 及第 | ||
无线通信方法、无线系统、第1基站、第2基站及第3基站。一种无线通信方法,在无线站与作为针对无线站的主基站的第1基站和作为针对无线站的副基站的第2基站建立了多元连接,要把针对无线站的主基站从第1基站切换到第3基站时,从第1基站向第3基站发送请求切换的第1信号;在第3基站接收第1信号并判定为维持第2基站与无线站的连接时,从第3基站向第2基站发送请求该连接维持的第2信号;第2基站接收第2信号并判定为维持连接时,从第2基站向第3基站发送表示针对第2信号的肯定响应的第3信号;第3基站接收第3信号,向第1基站发送表示连接维持的第4信号;第1基站和第3基站进行切换,不将连接移交到第1基站和第3基站的任一方。
本申请基于专利法实施细则第42条提出,是申请日为2014年1月31日、申请号为201480074519.2(国际申请号:PCT/JP2014/000539)的发明专利申请“无线通信方法、无线通信系统、基站以及无线站”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方法、无线系统、第1基站、第2基站及第3基站。
背景技术
近年来,在便携电话系统(蜂窝系统)等无线通信系统中,为了实现无线通信的更高速化、大容量化等,正在讨论下一代的无线通信技术。例如,作为标准化组织的3GPP(3rd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提出了被称作LTE(Long TermEvolution:长期演进)的通信标准,和以LTE的无线通信技术为基础的被称作LTE-A(LTE-Advanced:LTE演进)的通信标准。
在3GPP中完成的最新的通信标准是与LTE-A对应的版本(Release)11,其是对版本10进行扩展而得到的,该版本10对与LTE对应的版本8和9进行了大幅扩展。当前,对版本11进一步扩展后的版本12的主要部分的讨论已经结束,正处于面向完成而准备细节的阶段。以后,在未作特别说明的情况下,“LTE”除了包括LTE和LTE-A以外,还包括对它们进行扩展后的其他的无线通信系统。
3GPP的版本12包含各种技术,小小区(small cell)是这些技术中的一个。小小区是指比较小的小区,是相对于作为比较大的小区的宏小区(macro cell)的概念。宏小区是通过比较大的无线基站形成的,与此相对,小小区是通过比较小的无线基站形成的。这里“小区”是指为了使无线终端收发无线信号而由无线基站覆盖的范围的用语,但是,由于无线基站和小区是基本对应的概念,因此,在本申请的说明中也可以将“小区”适当替换为“无线基站”。
认为通过小小区的导入能够得到以下几个效果。例如,通过将小小区配置在例如热点那样的通信量较多的场所,能够减轻宏小区的负荷。此外,作为无线终端,相比于较远的宏小区,向较近的小小区发送信号能够抑制发送电力,还能够期待得到良好的通信特性这样的效果。小小区被认为是能够解决当前或将来的无线通信系统具有的各种问题的要素技术,在3GPP中一定会作为将来有前景的技术而在今后继续进行活跃的讨论。
但是,在3GPP中,作为与小小区关联的技术之一,开始对双连接(DualConnectivity)进行研究。双连接是指,无线终端与多个无线基站连接并分别与它们同时进行通信,由此,同时与各个无线基站发送或接收不同的信息。换言之,通过双连接,无线终端能够分别与多个无线基站并行地进行单独通信。
图1示出双连接的概念图。如图1所示,作为双连接的一例,在宏小区(由宏基站10a形成的小区)内配置多个小小区(由小基站10b形成的小区)的情况下,考虑无线终端20(UE:User Equipment(用户设备))与宏小区和小小区双方连接的情况等。由此,例如无线终端20能够与宏小区和小小区双方对不同的信息进行收发(单独通信),由此,能够实现高速的通信。虽然在3GPP中刚刚开始与双连接相关的讨论,但是,由于能够实现将来的无线通信系统所要求的高速化、大容量化等,因此,预想今后会进行较多的讨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富士通互联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富士通互联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3599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工件在机床上的转动
- 下一篇:一种智能照明控制系统的自恢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