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自适应顶推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536250.X | 申请日: | 2019-06-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5590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23 |
发明(设计)人: | 程笑;樊警雷;顾海然;方君宇;付洋杨;吕彦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F3/24 | 分类号: | B66F3/24;B66F3/35 |
代理公司: | 上海唯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29 | 代理人: | 曾耀先 |
地址: | 200122 上海市浦东新区中国***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伸缩件 垫板 自适应 顶推 气腔 进气口 顶推装置 贴合 底座 自适应调节 安全隐患 内部中空 偏心受压 人力物力 伸缩调节 施工效率 体积可变 自由伸缩 伸缩量 有效地 限位 充气 坡度 节约 | ||
1.一种自适应顶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座;
设置于所述底座上且各部分可自由伸缩调节的伸缩件,所述伸缩件内部中空形成体积可变的气腔,所述伸缩件上设有与所述气腔相连通的进气口;以及
连接于所述伸缩件顶部的垫板,通过所述进气口向所述气腔中充气,使得所述伸缩件各部分伸缩调节并顶推所述垫板上升,通过位于所述垫板之上的被顶推的构件对所述垫板进行限位,进而使得所述伸缩件各部分的伸缩量进行自适应调节,从而实现了自适应顶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适应顶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口设于所述伸缩件的底部;
所述底座与所述伸缩件的底部固定连接,且所述底座侧部开设有一充气口,所述底座内部设置有进气管,所述进气管的一端与所述进气口相连通,所述进气管的另一端与所述充气口相连通。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适应顶推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于所述底座侧部且与所述进气口相连通的充气装置,通过所述充气装置向所述进气口送气,使得气体流入所述气腔中。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适应顶推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所述伸缩件上的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顶部与所述垫板连接。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适应顶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件包括第一伸缩部以及与所述第一伸缩部相对设置的第二伸缩部,所述第一伸缩部与所述第二伸缩部围合成所述气腔,且所述第一伸缩部与所述第二伸缩部之间设置有分隔板,所述分隔板与所述第一伸缩部围成第一腔体,所述分隔板与所述第二伸缩部围成第二腔体,所述第一腔体与所述进气口相连通。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适应顶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伸缩部和所述第二伸缩部均具有若干伸缩节,且所述第一伸缩部的伸缩节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二伸缩部的伸缩节的宽度。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适应顶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中开设有与所述进气口相连通的容置腔,所述底座侧部开设有与所述容置腔相连通的充气口;
所述底座中还开设有与所述第二腔体相连通的集气腔,所述集气腔与所述容置腔通过集气管相连通。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自适应顶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气管与所述进气管中均设置有单向阀。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适应顶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件为橡胶伸缩管。
10.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适应顶推装置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1.在被顶推的构件下方放置所述顶推装置;
S12.通过所述进气口向所述气腔中充气,使得所述伸缩件各部分伸缩调节并顶推所述垫板上升,通过所述被顶推的构件对所述垫板进行限位,进而使得所述伸缩件各部分的伸缩量进行自适应调节,从而实现了自适应顶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36250.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