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柔性羧基丁腈橡胶复合导电膜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536661.9 | 申请日: | 2019-06-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0475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9 |
发明(设计)人: | 裴海燕;潘玮;张慧勤;曲良俊;陈燕;刘红燕;张艳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原工学院 |
主分类号: | C08J5/18 | 分类号: | C08J5/18;C08J3/24;C08J7/12;C08L13/02 |
代理公司: | 郑州优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25 | 代理人: | 冉珊敏 |
地址: | 451191 河南省郑***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柔性 羧基 丁腈橡胶 复合 导电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功能材料制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指一种柔性羧基丁腈橡胶复合导电膜的制备方法。首先将羧基丁腈橡胶乳液及聚氮丙啶交联剂溶液进行混合,涂膜后浸入含有硫酸铜的溶液中进行固化,成型后在硫酸铜溶液中加入硫代硫酸钠水溶液,升温采用化学浴法反应生成硫化铜,最终得到羧基丁腈橡胶复合导电膜。此法制备的硫酸铜不仅在丁腈橡胶表面上生长,而且在内部也生长聚合,以致形成的硫酸铜不仅能覆盖丁腈橡胶基体膜表面,而且还贯穿到膜的内部,真正完成了硫化铜的有效吸附,使复合材料具有优良的导电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功能材料制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指一种柔性羧基丁腈橡胶复合导电膜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柔性导电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的可拉伸性、导电性和应变敏感性,因而在传感器、可折叠电子屏幕、人造皮肤和器官等方面有广泛的运用前景。柔性电子是将有机或无机材料电子器件与柔性基底结合的新兴电子技术,由于其具有良好的柔性、延展性以及高效低成本的制备工艺,在信息、能源、医疗和国防等多个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最近几年,柔性电子技术呈现出了迅猛发展的势头,很多知名大学先后成立柔性电子技术研究机构,并对柔性电子器件的材料及制备工艺进行了大量研究。
丁腈橡胶是丁二烯与丙烯腈经共聚制得的一种非结晶性橡胶,其分子中带有极性氰基,具有良好的耐油性、耐磨性、气密性、抗静电性等,是目前用量最大的特种合成橡胶。复合型导电橡胶材料是在橡胶基体中填充导电填料得到的,具有柔韧性好、导电、导热、易加工等性能,在电磁屏蔽、导电、吸波、传感方面应用很广。复合型导电橡胶材料的电导率受导电填料的用量、导电填充网络结构、聚合物的类型及粘度、填充填料在聚合物基体中分散情况及加工工艺等很多因素影响。通常提高导电橡胶复合材料的导电性,需要填充大量的导电填料,这样会降低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并使其加工性能变差,提高成本。
金属硫化物在光学、光电化学、催化、环保等方面都具有特殊的性能。它们具有良好的化学和热稳定性,是一种良好的光电材料。利用金属硫化物的特性来生产柔性聚合物复合导电材料的方法在目前应用最多是聚合物表面化学反应法,这种方法主要通过化学处理,即通过反应液的浸渍,在聚合物表面产生吸附,然后通过化学反应使金属硫化物覆盖在高聚物材料表面。此方法优点在于工艺简单、成本较低,而且对高聚物材料的强度、柔软性、滑爽性等损伤较少。但是丁腈橡胶中的氰基的对铜离子的络合能力有限,采用此方法制备的硫化铜/丁腈橡胶复合导电材料往往会出现硫化铜与基体结合不牢固、表面分散不均匀等问题,从而导致复合导电材料稳定性差、导电性低。因而选择合适的方法改性丁腈橡胶,从而开发高柔性、高导电、耐久性导电柔性材料尤为重要。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柔性羧基丁腈橡胶复合导电膜的制备方法,采用这种得到的材料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力学强度及柔性。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柔性羧基丁腈橡胶复合导电膜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1)将聚氮丙啶交联剂的水溶液滴加到羧基丁腈橡胶乳液中,在60-80℃搅拌2-3h,得到聚氮丙啶交联剂/羧基丁腈橡胶共混液,静置脱泡制得聚合物铸膜液;
(2)将步骤(1)得到的聚合物铸膜液流延到玻璃板上,用刮刀刮成厚度为400-1200微米的液膜,将带有液膜的玻璃板浸入五水硫酸铜水溶液中,在10℃-40℃浸泡1-4小时后,加入硫代硫酸钠水溶液,升温至75℃-95℃反应0.5-4小时,取出共混膜后用水漂洗、烘干后得到柔性羧基丁腈橡胶复合导电膜。
所述步骤(1)中聚氮丙啶交联剂的水溶液的质量浓度为30-80%;聚氮丙啶交联剂的水溶液的用量为羧基丁腈橡胶乳液质量的5-15%。
所述聚氮丙啶交联剂为三官能团氮丙啶交联剂,型号为XR-100,固含量≥99%;羧基丁腈橡胶乳型号为FM301,固含量为41±1%,结合腈含量:≥3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原工学院,未经中原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3666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