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浮球式ROV对接与释放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10536664.2 | 申请日: | 2019-06-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55279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5 |
发明(设计)人: | 朱忠;赵飞虎;许可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0二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63C11/34 | 分类号: | B63C11/34;B63B27/18 |
代理公司: | 无锡华源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28 | 代理人: | 聂启新 |
地址: | 214082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浮球式 rov 对接 释放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浮球式ROV对接与释放装置,包括起吊座,其包括沿周向设置的多个扇形底座,相邻底座间通过支撑构件固定连接;扇形底座和支撑构件围成在内部形成两端开口腔体的箱体,其顶面上固定连接有中间开有通孔的挡板,其上表面安装多个起吊螺钉;每个扇形底座中沿垂向设有导向通孔一,其内滑动安装有锁销,其顶端伸出挡板上表面后通过缆绳连接有浮球;导向通孔一下部开有与其连通径向的导向通孔二,其内滑动安装有销轴,销轴中部沿其径向开有供锁销穿行的通孔;还包括与ROV脐带缆固定连接放入对接组件,其同时与ROV的承重结构相连;对接组件与销轴相互配合,进出所述腔体与起吊座之间分离或合并。本发明提高了效率和操作的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ROV对接与布放回收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浮球式ROV对接与释放装置。
背景技术
在海洋科学的水下观测和勘探采样等作业任务中,缆控潜水器(ROV)是最常用的设备之一。由于在水面上ROV配备的脐带缆不能承受其自身的重力,所以在从水下回收ROV至母船或从母船向水下布放ROV的过程中,需要使用母船上的起吊布放装置对ROV进行吊放回收,这所带来的问题是需要在水面上完成起吊布放装置与ROV之间的挂钩与脱钩动作。然而,在海面的复杂工况下,通过人工完成脱钩与挂钩的效率较低,而且这种操作方式会给工作人员带来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申请人针对上述现有生产技术中的缺点,提供一种结构合理的浮球式ROV对接与释放装置,从而解决需要人工完成脱挂钩工作导致的安全系数低、操作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浮球式ROV对接与释放装置,包括起吊座,其结构为:包括沿圆周方向等间距设置的多个扇形底座,相邻两个扇形底座之间通过支撑构件固定连接;扇形底座和支撑构件围成箱体结构,其内部形成有沿轴向延伸的、两端开口的腔体,箱体结构顶面上固定连接有中间开有通孔的挡板,其上表面沿周向安装多个起吊螺钉;每个扇形底座中沿垂向设有导向通孔一,其内滑动安装有锁销,其顶端伸出挡板上表面后连接有浮球;扇形底座内位于导向通孔一的下部,开有与导向通孔一连通、沿径向设置的导向通孔二,其内滑动安装有销轴,销轴两端分别通过安装在扇形底座内侧和外侧的内挡圈和外挡圈限位,销轴中部沿其径向开有供锁销穿行的通孔;还包括对接组件,其与ROV的脐带缆固定连接,并通过钢丝绳与ROV的承重结构相连;对接组件与销轴相互配合,进出所述腔体,从而与起吊座之间分离或合并。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锁销的结构为:包括大圆柱段,其同时与导向通孔一、销轴中部开设的通孔配合,大圆柱段的上端面轴向延伸有小圆柱段,其上套设有小弹簧,小弹簧两端分别由大圆柱段和挡板限位。
所述销轴的结构为:包括表面和导向通孔二内壁配合的大圆柱段,其一端形成球面,另一端沿轴向延伸有多段平行设置的小圆柱段,每个小圆柱段上套设有大弹簧,其两端分别由大圆柱段和外挡圈限位,外挡圈和内挡圈上分别开有与大圆柱段和小圆柱段直径相匹配的通孔。
所述对接组件的结构为: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相互扣合形成椭球状或橄榄球状结构,所述椭球状或橄榄球状结构的外表面和所述大圆柱段一端的球面相配合,所述椭球状或橄榄球状结构的内部形成用于卡紧ROV的脐带缆的通孔。
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卡接或通过螺钉固定连接。
锁销顶端通过缆绳连接所述浮球。
起吊螺钉的分布位置和数量与扇形底座一一对应。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0二研究所),未经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0二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3666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