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全双工的无线供电中继网络系统及优化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536893.4 | 申请日: | 2019-06-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8501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2 |
发明(设计)人: | 吕斌;杨震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邮电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B7/155 | 分类号: | H04B7/155;H04L5/14;H02J50/50;H02J50/20 |
代理公司: | 南京正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43 | 代理人: | 张玉红 |
地址: | 210033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双工 无线 供电 中继 网络 系统 优化 方法 | ||
1.一种基于全双工的无线供电中继网络系统的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无线供电中继网络系统包含一个HAP,K个用户和K个中继;所述HAP含有两根天线,所述用户和中继均含有一根天线,所述HAP和用户都配备固定的能量供给,不携带能量源的中继依赖于从HAP发送的射频信号中采集能量,所述HAP和用户之间没有直接链路,用户到HAP的信息传递需要中继的协助;中继Ri与用户Ui一一对应,也就说Ri只能用以辅助用户Ui的信息传递,中继采用DF方案;所述HAP与中继、中继与用户之间的信道为平坦衰落信道且互易,所有信道在每个传输时间块内保持稳定,在不同时间块内信道状态信息CSI可能发生改变;所述HAP与中继Ri、中继Ri与用户Ui之间的信道分别定义为hi和gi;i=1,…,K;
所述优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划分时隙以及计算各个用户在能量传输阶段收集到的能量;
整个传输块分为K+1个时隙,每个时隙的时长为τi,i=0,1,…,K;所述τ0被专用于下行链路的能量传输,τi,i=1,…,K被同时用以上行链路的信息传输和下行链路的能量传输;
步骤二:计算在信息传输阶段用户传输信息的信干噪比和吞吐量;
在前期间,用户Ui以功率Pu,i发送信号xu,i至中继Ri,假设经过干扰消除后剩余的干扰信号功率为定义中继Ri处的信干噪比SINR为γr,i,γr,i表示为:
如果中继Ri可以成功地解码出接收信号,则其在期间传输信号xr,i至HAP,其中xr,i~CN(0,1);类似于中继,HAP同样采用干扰消除技术来消除自干扰;经过干扰消除后,HAP的SINR表示为:
其中ψ表示剩余的干扰信号功率,因而,用户Ui的吞吐量表示为:
Γd,i=min{Γd,i,1,Γd,i,2} (5)
其中和分别表示第一跳和第二跳的吞吐量;这里给出的是单位带宽下的所述用户Ui的吞吐量;
步骤三:根据已经求得的用户吞吐量,列出网络中系统吞吐量的优化问题;
时间分配的约束条件为:
C2:0≤τi≤1,i=1,…,K (7)
其中C1表示所有时隙的总时长不能超过传输块的时长,C2表示所有的时隙的时长都是非负的;根据公式(6)和(7),优化问题定义为:
步骤四:将优化问题改写为凸优化问题并求解;
所述Γd,i=min{Γd,i,1,Γd,i,2},引入新的变量得到下述约束条件:
根据新的约束条件,问题(8)转换为新的优化问题:
其中得出问题(12)是一个凸优化问题;
Γd,i,1和Γd,i,2都是关于τi的单调增函数,则Γd,i是关于τi的单调增函数;对于问题(8),目标函数是最大化因而易证C1转化为下述新的约束条件:
步骤五:针对吞吐量的凸优化问题,通过建立拉格朗日函数和应用KKT条件,求出在给定拉格朗日乘子情况下的最优时间分配的表达式;
通过建立拉格朗日函数和应用KKT条件,求出在给定拉格朗日乘子情况下的最优时间分配的表达式;定义使Li最大化的变量为在λ和μ给定的前提下,表示为:
其中是方程的最优解,已知在λ和μ给定下的g(λ,μ),利用次梯度法更新λ和μ,这里采用椭圆法;定义g(λ,μ)的次梯度为ν=[vλ,vu,1,…,vu,K],其表示为:
定义问题(14)的最优解为当λ和μ收敛至最优解λ*和μ*时,可得τ*;根据C3,得到
根据上述分析,求解问题(12)的算法如下所示:
S1、初始化λ和μ;
S2、根据公式(13)和(14)计算
S3、根据公式(15)和(16)计算g(λ,μ)的次梯度,然后利用椭圆法更新λ和μ;
S4、重复执行步骤(2)和(3),直到λ和μ收敛;
S5、令
S6、最后得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邮电大学,未经南京邮电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36893.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源管理集成电路建模系统及其操作方法
- 下一篇:交换结构数据包流重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