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BIM技术的幕墙生产加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537585.3 | 申请日: | 2019-06-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0548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4 |
发明(设计)人: | 方传斌;张健;陈兆云;潘珺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方传斌;张健;陈兆云;潘珺强 |
主分类号: | E04B2/96 | 分类号: | E04B2/96;G06F30/13;G06F30/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合肥***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bim 技术 幕墙 生产 加工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BIM技术的幕墙生产加工方法,属于幕墙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S1、设计图纸;S2、共享参数统计;S3、节点深化布置;S4、位置优化;S5、软件编程;S6、信息统计;S7、出具图纸;S8、加工安装,运用BIM技术,在施工准备阶段,先行建立幕墙三维模型,对设计中的外立面划分进行排版,在厂家生产加工之前,进行前期的安装模拟把关,并复核幕墙下料清单的相关内容,以减少后期安装时材料型号、尺寸、数量等与实际现场不吻合,从而无形中增加项目的人力、物力及工期等成本,同时提前整体把控项目外观、成本风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幕墙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基于BIM技术的幕墙生产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BIM(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技术是Autodesk公司在2002年率先提出,目前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业界的广泛认可,它可以帮助实现建筑信息的集成,从建筑的设计、施工、运行直至建筑全寿命周期的终结,各种信息始终整合与一个三维模型信息数据库中,设计团队、施工单位、设施运营部门和业主等各方人员可以基于BIM进行协同工作,有效提高工作效率、节省资源、降低成本、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随着社会的发展及城市的建设,幕墙以各种形式展现在公共建筑的外立面之中,将建筑的工艺美、艺术美演绎的淋漓尽致。但是随着幕墙工程的复杂程度的递增,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对幕墙下料、生产、加工及安装过程中存在越来越多的问题,严重影响到幕墙装饰的外观效果及成本控制。
发明内容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BIM技术的幕墙生产加工方法,它运用BIM技术,在施工准备阶段,先行建立幕墙三维模型,对设计中的外立面划分进行排版,在厂家生产加工之前,进行前期的安装模拟把关,并复核幕墙下料清单的相关内容,以减少后期安装时材料型号、尺寸、数量等与实际现场不吻合,从而无形中增加项目的人力、物力及工期等成本,同时提前整体把控项目外观、成本风险。
2.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BIM技术的幕墙生产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设计图纸;
S2、共享参数统计;
S3、节点深化布置;
S4、位置优化;
S5、软件编程;
S6、信息统计;
S7、出具图纸;
S8、加工安装。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1中,根据项目的施工图设计图纸,运用Revit软件,针对幕墙网格划分及石材排版,确定项目排版方案;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2中,在Revit软件中建立深化节点各个型材、预埋件三维模型,利用BIM族参数,对各型材、预埋件的材料、型号、尺寸、厂家、项目名称等信息,进行共享参数统计。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3中,将各个型材节点模型导入,按照项目实施排版方案,进行节点深化布置。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4中,基于三维模型,对预埋件布置的位置进行优化,碰撞检查,位置核对。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5中,通过Dynamo软件进行编程,对节点各类型型材、预埋件、玻璃、门窗、石材等嵌板分类排序、定位统计。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6中,反馈于Revit软件中,对各类型型材、预埋件、玻璃、门窗、石材等嵌板按照标记类别进行相关材料、型号、尺寸、厂家、项目名称等信息的统计,出具下料清单列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方传斌;张健;陈兆云;潘珺强,未经方传斌;张健;陈兆云;潘珺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3758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