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改善电池极片切口卷曲的装置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538488.6 | 申请日: | 2019-06-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1109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08 |
发明(设计)人: | 苏轼;韩冰;纪荣进;郑明清;陈杰;李载波;杨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惠州锂威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4/04 | 分类号: | H01M4/04;B05D3/04;B05D1/02;B05B16/20;B05B14/40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12201 | 代理人: | 潘俊达;王滔 |
地址: | 516100 广东省惠州市博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单面极片 卷曲 异形 电池极片 涂覆模块 烘干模块 电池技术领域 装置结构 有效地 烘烤 极片 喷涂 智能 | ||
本发明属于电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改善电池极片切口卷曲的装置,包括涂覆模块(1)和烘干模块(2),所述涂覆模块(1)用于识别有异形切口的单面极片,并对有异形切口的单面极片进行喷涂,所述烘干模块(2)用于识别来自所述涂覆模块(1)的有异形切口的单面极片,并对有异形切口的单面极片进行烘烤。该装置结构简单,有效地解决了极片切口卷曲的问题,且智能高效,使用方便。此外,还提供一种改善电池极片切口卷曲的方法,以提高其工作的稳定性和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改善电池极片切口卷曲的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锂电池的正负极片在涂布时会有双面料区、单面料区和空箔区。在制作异形电池时,需要将极片裁切成不同的形状。极片的单面料区在裁切后,因为两面的面密度差异,现有技术中未做处理,导致切口处会由料区向无料区自然卷曲,在收卷过程中极片缺口角位持续受力,同时在过辊收卷时刮伤极片,导致角位破损断带。
综上可知,相关技术存在缺陷,亟待完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改善电池极片切口卷曲的装置,改善极片裁切后的单面区卷曲,使极片平整,避免收卷时断带,也便于后工序生产,同时降低损耗,节约成本。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改善电池极片切口卷曲的装置,包括涂覆模块和烘干模块,所述涂覆模块用于识别有异形切口的单面极片,并对有异形切口的单面极片进行喷涂,所述烘干模块用于识别来自所述涂覆模块的有异形切口的单面极片,并对有异形切口的单面极片进行烘烤。在实际工作中,涂覆模块、烘干模块相邻设置,电池极片依次流经涂覆模块、烘干模块,涂覆模块向有异形切口的单面极片上喷涂雾状的溶剂,使用的溶剂包括极性溶剂(如水、醇类等)、非极性溶剂(如丙酮、NMP等)、混合溶剂(多种极性或非极性溶剂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等,根据实际情况可以灵活地设置,溶剂的粘度范围为0-8000 mPa·s,同时涂覆的面密度可控,范围为0-2g/100cm2;腔体内的溶剂蒸汽能够回收处理;烘干模块采用红外(包括但不限于)等方式加热,将热风从极片上下均匀吹送,产生对流,烘烤温度范围为50-500℃,能根据极片表面的温度调整热风的温度,能通过感应器识别有异形切口的单面极片,当有异形切口的单面极片走过时,停止热风输送,节能环保,能收集烘干的溶剂蒸汽,排风口的热风能够重复利用,进入热风输送装置,烘干极片,该装置结构简单,有效地解决了极片切口卷曲的问题,且智能高效,使用方便。
作为本发明所述的改善电池极片切口卷曲的装置的一种改进,所述涂覆模块包括第一传感器和喷涂系统,所述第一传感器用于识别有异形切口的单面极片,所述喷涂系统用于对所述极片喷涂液体,所述第一传感器与所述喷涂系统电连接。在实际工作中,第一传感器优选为厚度传感器,除此之外,还可以是能够达到相同效果的其它传感器,根据实际情况可以灵活地设置。
作为本发明所述的改善电池极片切口卷曲的装置的一种改进,所述喷涂系统包括储料装置、输送装置和喷头,所述储料装置、所述输送装置、所述喷头依次通过导管连接。在实际工作中,储料装置用于储存用于涂覆的溶剂,输送装置用于产生液压,将储料装置中溶剂运送到喷头,并通过喷头将溶剂喷出,对有异形切口的单面极片进行涂覆。
作为本发明所述的改善电池极片切口卷曲的装置的一种改进,所述输送装置为微型液体泵或水泵。除此之外,输送装置还可以是能够达到相同效果的其他设备,根据实际情况可以灵活地设置。
作为本发明所述的改善电池极片切口卷曲的装置的一种改进,所述涂覆模块还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一溶剂回收装置,所述第一传感器、所述喷涂系统、所述第一溶剂回收装置均容置于所述第一壳体内。第一壳体的设置避免了溶剂喷雾向周围环境扩散,对环境产生不利影响;第一溶剂回收装置对第一壳体中多余的溶剂喷雾进行回收利用,防止扩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惠州锂威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惠州锂威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3848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