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五金制品用打孔机在审
申请号: | 201910539005.4 | 申请日: | 2019-06-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0869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2 |
发明(设计)人: | 魏苒 | 申请(专利权)人: | 魏苒 |
主分类号: | B23B47/00 | 分类号: | B23B47/00;B23B47/2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南京***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五金制品 打孔机 | ||
一种新型五金制品用打孔机,涉及五金制品制造领域。它包含底座、支撑架、支撑板、气缸、伸缩杆、打孔机、模具架、模具、孔距定位架、孔距定位片,所述底座的顶部两端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架,两个支撑架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底部的中心位置设置有气缸,气缸连接有伸缩杆,伸缩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打孔机;所述底座上部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有模具架,模具架之间活动连接有模具;所述模具架外侧设置有孔距定位架,孔距定位架上活动连接有孔距定位片。它采用可以旋转的模具,将同一个五金制品二次打孔,不需要更换打孔机,提高了打孔机的使用效率,简单实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五金制品制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五金制品用打孔机。
背景技术
五金制品(hardware product)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使用的辅助性、配件性制成品。早期多用金、银、铜、铁、锡等金属材料制作,因而得名。现除采用各种金属材料,还广泛采用塑料、玻璃纤维等非金属材料制作。五金制品在人类生存和发展过程中起过重要作用。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社会分工的细化,五金制品逐渐丰富和完善,品种越来越多。现代五金制品可按用途分为三大类: 用于日常生活的日用五金,作为生产和生活用辅助工具的手工工具,作为建筑物和构筑物中的连接件、紧固件和配套设施的建筑五金。金属材料的五金制品一般经锻压制坯、机械加工、表面处理等工序制成。表面处理的目的是为了防蚀和美观。非金属材料的五金制品多采用模具成型或压力成型,具有轻巧便利的特点。
现有的新型五金制品用打孔机不能有效满足某些五金制品通过二次打孔得到相应形状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新型五金制品用打孔机。它采用可以旋转的模具,将同一个五金制品二次打孔,不需要更换打孔机,提高了打孔机的使用效率,简单实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是:它包含底座1、支撑架2、支撑板3、气缸4、伸缩杆5、打孔机6、模具架7、模具8、孔距定位架9、孔距定位片10,所述底座1的顶部两端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架2,两个支撑架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板3,所述支撑板底部的中心位置设置有气缸4,气缸4连接有伸缩杆5,伸缩杆5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打孔机6;所述底座1上部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有模具架7,模具架7之间活动连接有模具8;所述模具架7外侧设置有孔距定位架9,孔距定位架9上活动连接有孔距定位片10。
所述模具8上下两侧设置有定位孔81,模具8相对应的前后两侧设置有模具孔82,模具8的左右两侧设置有凹槽。
所述模具架7包含支杆71、定圆盘72、动圆盘73、圆盘锁74、滚珠75,所述动圆盘73外侧与支杆71相连,动圆盘73与支杆71之间设置有滚珠75,动圆盘73上设置有圆盘锁74,动圆盘73内侧与定圆盘72外侧固定连接,定圆盘72内侧设置有锁扣,与模具8上的凹槽活动连接。
所述孔距定位架9内部设置有螺杆91、弹簧92、活动螺块93,螺杆91上设置有弹簧92,弹簧92与活动螺块93相连,活动螺块93与孔距定位片10固定连接。
所述底座1上设置有控制器11,控制器11与气缸4电性连接。
所述底座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防滑垫,防滑垫的表面设置有防滑纹。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通过底座1、支撑架2、支撑板3、气缸4、伸缩杆5、打孔机6、模具架7、模具8、孔距定位架9、孔距定位片10,将模具8放置在模具架7上,控制器11控制气缸4,通过气缸4控制伸缩杆5,伸缩杆5控制打孔机6透过模具8上的模具孔82对五金制品进行打孔,模具架7可以旋转模具8,五金制品一次打孔成功后,抽出五金制品,旋转模具8,进行二次打孔,孔距定位片10可以对孔距进行定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魏苒,未经魏苒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3900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五金加工去油装置
- 下一篇:装配结构、电堆阵列及电池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