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灵敏度自适应车内活体生物监测智能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910539028.5 | 申请日: | 2019-06-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8949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30 |
发明(设计)人: | 赵仁淞;王琨;晏杰锋;祁冬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奥闻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8B21/02 | 分类号: | G08B21/02;G08B25/10;H04W4/024;H04W4/40;B60R16/023;G07C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129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内 活物 报警 高灵敏度 活体生物 智能系统 自适应 监测 预警 智能监测系统 传感子系统 报警设备 车辆车窗 辅助功能 红外设备 监测预警 解除报警 热量辐射 数据分析 熄火状态 预警软件 大数据 平衡点 热量图 热释电 物联网 门锁 比对 归类 活体 漏报 误报 预设 宠物 点火 遗忘 智能 | ||
本发明涉及智能监测系统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高灵敏度自适应车内活体生物监测智能系统,包括物联网监测传感子系统和云数据分析预警软件子系统;有益效果为:该发明活物监测预警功能,通过高精度热释电红外设备可以获取活物的热量辐射距离、热量范围、热量重叠数量,通过与大数据平台预设的热量图源比对,可大致判断车内活物属于儿童、宠物、成人,结合车辆车窗、门锁、点火熄火状态,可以有效归类属于预警、一类报警、二类报警等多种状态,较比传统单纯报警设备只有报警或不报警两种状态的设备,更加有效的在漏报和误报之间取得平衡点,避免过多打搅使用方,认为是高危状况时又不会轻易解除报警,更加智能有效的达到车内活体遗忘预警辅助功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能监测系统相关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高灵敏度自适应车内活体生物监测智能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汽车行业发展较为迅速,使得汽车成本下降,目前,汽车已经普及到平常家庭中,但是随着汽车的普及也会随着而来一系列的问题,例如家长下车后由于急忙,将睡在后排驾驶座上的孩子忘记而所在车中,孩子一个人在车中,且车上门窗紧闭,提别是在夏天,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或者是大巴车或者公交车上藏匿人员而发生财产损失;为此,本发明提出一种高灵敏度自适应车内活体生物监测智能系统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灵敏度自适应车内活体生物监测智能系统,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灵敏度自适应车内活体生物监测智能系统,包括物联网监测传感子系统和云数据分析预警软件子系统,所述物联网监测传感子系统包括无线传输位置服务终端和热释电红外传感模块,无线传输位置服务终端设置有六个输出端,无线传输位置服务终端的六个输出端分别连接无线数据通讯模块、全球卫星定位模块、ECU数据分析交互模块、主电压波动范围测量模块、存储模块以及语音播报提醒模块,热释电红外传感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有释电红外扫描模块,释电红外扫描模块通过通讯接口将数据传输给无线传输位置服务终端,无线传输位置服务终端将数据通过无线传输模块传输给云数据分析预警软件子系统,云数据分析预警软件子系统包括车辆状态、位置管理服务器和红外监测预警数据分析服务器,车辆状态、位置管理服务器设置有五个输出端,车辆状态、位置管理服务器的五个输出端分别连接ECU数据读取模块、分析模块、多级账户管理模块、记录模块以及显示模块,红外监测预警数据分析服务器接收无线传输位置服务终端传输来的数据,且无线传输位置服务终端的输出端连接有数据对比模块,数据对比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有预警模块。
优选的,所述全球卫星定位模块支持A-GPS、LBS、WIFI等数据辅助定位功能,可精确查看车辆位置。
优选的,所述ECU数据分析交互模块通过CAN-BUS、L-LINE协议获取车内车窗关闭状态、车辆中控锁上锁状态等。
优选的,所述存储模块支持自动存储预设报警电话功能。
优选的,所述语音播报提醒模块支持TTS(文字转语音)语音播报提醒功能。
优选的,所述通讯接口为I2C通讯接口。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该发明针对汽车使用,需要对汽车状态数据实时读取分析,结合大数据平台能识别上报车架号自动下发匹配对应车型的ECU适配协议给无线传输位置服务终端,通过车辆ECU数据可准确获取汽车点火、车窗开启、车辆中控锁止状态消息,准确使能终端的工作和休眠模式,准确判断预警或报警条件。另外该发明还较比传统车辆终端,由于ECU协议存放平台可以与新上市车辆协议保持实时更新的一致性,对新车型协议的适配和兼容性更强,对终端硬件要求更低,不需要像大多数车载终端需要专车专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奥闻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奥闻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3902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