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被动式永磁斥力型磁轴承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10539736.9 | 申请日: | 2019-06-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3223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4 |
发明(设计)人: | 丁鸿昌;李帽顺;樊玉华;秦晓君;巩玉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F16C32/04 | 分类号: | F16C32/04 |
代理公司: | 青岛智地领创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7252 | 代理人: | 肖峰 |
地址: | 26659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被动式 永磁 斥力 磁轴 结构 | ||
1.一种被动式永磁斥力型磁轴承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转子和定子,转子的前半部的外壁上开设有多个第一转子凹槽,第一转子凹槽内设置有第一转子隔磁片和第一转子永磁体,转子的后半部的外壁上开设有多个第二转子凹槽,第二转子凹槽内设置有第二转子隔磁片和第二转子永磁体;
定子套在转子外并且与转子之间设有间隙,定子的上内端壁上开设有第一定子凹槽,第一定子凹槽内设置有第一定子隔磁片和第一定子永磁体,定子的左内端壁、右内端壁和下内端壁上开设有第二定子凹槽,第二定子凹槽内设置有第二定子隔磁片和第二定子永磁体;定子的外端套有橡胶阻尼环,橡胶阻尼环的外端套有轴承座;转子呈圆筒状;第一转子凹槽有四个,每个第一转子凹槽内设置有一个第一转子隔磁片和一个第一转子永磁体;
四个第一转子凹槽分别位于在转子的前半部的上外端面、下外端面、左外端面和右外端面上;
所述第二转子凹槽有四个,每个第二转子凹槽内设置有一个第二转子隔磁片和一个第二转子永磁体;
四个第二转子凹槽分别位于转子的后半部的左上外侧端面、左下外侧端面、右上外侧端面和右下外侧端面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被动式永磁斥力型磁轴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子凹槽呈燕尾槽状,第一转子凹槽的横截面呈等腰梯形状;
第一转子隔磁片包括第一转子下底片,第一转子下底片的两侧连接有第一转子侧底片,第一转子隔磁片插入到第一转子凹槽内后与第一转子凹槽适配卡接;
第一转子永磁体呈瓦片形,第一转子永磁体的横街面呈等腰梯形状,第一转子永磁体插入到第一转子隔磁片内后与第一转子隔磁片适配卡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被动式永磁斥力型磁轴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转子凹槽呈燕尾槽状,第二转子凹槽的横截面呈等腰梯形状;
第二转子隔磁片包括第二转子下底片,第二转子下底片的两侧连接有第二转子侧底片,第二转子隔磁片插入到第二转子凹槽内后与第二转子凹槽适配卡接;
第二转子永磁体呈瓦片形,第二转子永磁体的横街面呈等腰梯形状,第二转子永磁体插入到第二转子隔磁片内后与第二转子隔磁片适配卡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被动式永磁斥力型磁轴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子凹槽呈燕尾槽状,第一定子隔磁片包括第一定子下底片,第一定子下底片的两侧连接有第一定子侧底片,第一定子隔磁片插入到第一定子凹槽内后与第一定子凹槽适配卡接;
第一定子永磁体呈瓦片形,第一定子永磁体的横街面呈等腰梯形状,第一定子永磁体插入到第一定子隔磁片内后与第一定子隔磁片适配卡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被动式永磁斥力型磁轴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定子凹槽呈燕尾槽状,第二定子隔磁片包括第二定子下底片,第二定子下底片的两侧连接第二定子侧底片,第二定子隔磁片插入到第二定子凹槽内后与第二定子凹槽适配卡接;
第二定子永磁体呈瓦片形,第二定子永磁体的横街面呈等腰梯形状,第二定子永磁体插入到第二定子隔磁片内后与第二定子隔磁片适配卡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被动式永磁斥力型磁轴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子内适配连接有转轴,第一转子永磁体、第二转子永磁体、第一定子永磁体和第二定子永磁体为同极磁体;
转子由第一转子永磁体、第二转子永磁体、第一定子永磁体和第二定子永磁体相对产生的斥力悬浮于定子内,永磁体之间产生的斥力F公式(1)如下:
上式(1)中:Bg为气隙磁密,Ag为有效磁感面积,μ0为真空磁导率;
上式(2)HmBm为永磁体工作点的磁能积,Vm为永磁体体积,Vg为气隙的体积,Kf为漏磁系数,Kr为磁阻系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科技大学,未经山东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39736.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