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形成UV-可固化导电组合物的方法和由此形成的组合物在审
申请号: | 201910540188.1 | 申请日: | 2011-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5698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20 |
发明(设计)人: | M·纳皮拉;M·布查南;G·海尔戈森 | 申请(专利权)人: | 康达利恩股份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J9/02 | 分类号: | C09J9/02;H01B1/22;H01B1/24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11038 | 代理人: | 邓毅 |
地址: | 挪威*** | 国省代码: | 挪威;NO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聚合物组合物 导电颗粒 可流动 导电聚合物层 粘合剂组合物 组合物聚合物 导电组合物 可固化性 浓度维持 长径比 导热层 非导电 可固化 导电 渗滤 制备 暴露 | ||
聚合物任选地粘合剂组合物和制备这样的组合物的方法,该组合物具有用UV光随后固化为各向异性的导电聚合物层的能力,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i)提供可流动的聚合物组合物的非导电基体,所述可流动的聚合物组合物具有内在的光可固化性,ii)向所述基体中加入具有低长径比的导电颗粒,其量足够低以使导电颗粒的浓度维持在低于渗滤阀值的水平,和iii)将由此形成的组合物放置在防止暴露于UV光的容器中。还公开了建立各向异性的导电和任选地导热层的方法。
本申请是申请号为201180060566.8、申请日为2011年12月14日、发明名称为“形成UV-可固化导电组合物的方法和由此形成的组合物”的中国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本发明涉及一种制备聚合物组合物的方法,该聚合物组合物具有用UV光固化为各向异性的导电聚合物层的能力,以及由此制备的粘合剂组合物和其后续用途的方法。该聚合物本质上可以是但不需是粘合剂。
背景技术
聚合物和聚合物体系的UV固化通常是有益的,因为:
1.它允许保存期限和使用寿命的最终控制
2.它是快速的
3.它可以应用在热可引起损害的地方
UV固化广泛地用于聚合物,特别是粘合剂聚合物领域。导电聚合物复合材料和粘合剂是包含聚合物基体和使该材料具有导电性的导电填充剂的材料。需要如此高含量的颗粒分数使得导电颗粒通过该材料形成通道。典型地这意味着数十体积百分数。
然而,制备工业上有用的UV可固化的导电聚合物复合材料是困难的,因为高分数的导电颗粒吸收进入的UV光,从而使得固化效率低。具有高颗粒分数的材料比具有低颗粒分数的材料具有更强的颗粒和基体分离的趋势。该分离限制了材料的贮存时间。经分离的材料可能不可使用或在使用前需要小心和不便的混合程序。
US专利No.5932339描述了一种各向异性的导电膜,其通过在粘合剂中分散导电颗粒获得,该粘合剂为可固化的粘合剂,包含至少一种选自以下的聚合物作为主要组分: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乙烯、醋酸乙烯酯和丙烯酸酯和/或甲基丙烯酸酯单体的共聚物;乙烯、醋酸乙烯酯和马来酸和/或马来酸酐的共聚物;乙烯、丙烯酸酯和/或甲基丙烯酸酯单体和马来酸和/马来酸酐的共聚物;和离聚物树脂,其中乙烯-甲基丙烯酸共聚物的分子通过金属离子与彼此相互连接。提及到该膜可以制成UV可固化的。
US专利No.5769996涉及组合物和用于在两组导体之间提供各向异性的导电通道的方法,包括用许多具有基本上均匀尺寸和形状的导电颗粒形成所述通道,所述导电颗粒通过施加基本上均匀的磁场已经以规则的模式排列。
美国专利No.5328087涉及导热和导电的粘合剂材料,其包含硬化(hardened)的粘合剂和包含液体金属的非凝固填充剂,所述液体金属分散在粘合剂的分开的间隔区域中。硬化的粘合剂提供机械结合而填充剂提供连续的热和电的金属桥,每一个桥延伸通过该粘合剂并且接触所结合的表面。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包含液体金属的填充剂分散到未硬化的粘合剂中,使未硬化的粘合剂和在非凝固状态的填充剂接触至表面,从而得到接触两个表面的非凝固填充剂的分开的间隔区域,并且最后硬化该粘合剂。在实施例中,该体系用于UV可固化粘合剂。
目的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聚合物组合物例如粘合剂聚合物组合物,其是UV可固化的并且能够制备导电层。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该聚合物组合物也能够制备导热层。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粘合剂聚合物组合物,其用UV光可固化以提供各向异性的导电层并且当以避免暴露于UV光的方式储存时,其呈现优异的保存期限。
得自所述第一个目的的目的是提供用于制备用于存储和后续用途的这样的粘合剂组合物的方法。
另一个目的是使用用于工业规模应用的便宜的措施提供前述方法和粘合剂组合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康达利恩股份公司,未经康达利恩股份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4018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