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配流盘以及液压转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10540284.6 | 申请日: | 2019-06-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8536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27 |
发明(设计)人: | 真下和昌;小曾户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堀内机械;小曾户博;江苏欧盛液压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B53/00 | 分类号: | F04B53/00;F04B1/22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思博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26 | 代理人: | 范国锋;刘冬梅 |
地址: | 日本大阪府堺***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配流盘 以及 液压 转动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防止柱塞腔的连接目标从低压端口向高压端口切换时发生气蚀的液压转动装置的配流盘、以及具备配流盘的液压转动装置。本发明的配流盘(100)包括:高压端口(10)和低压端口(20);以及与高压端口(10)的壁面连接并向低压端口(20)方向延伸而形成的沟槽(30),和与低压端口(20)的壁面连接并向高压端口方向延伸而形成的沟槽(40)中的至少一者,在沟槽和壁面的连接部形成有具有规定的范围的曲率半径的曲面。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液压转动装置内装备的配流盘、以及具备配流盘的液压转动装置(液压泵 /马达)的发明。
背景技术
斜盘式液压转动装置(液压泵/马达)由缸体、多个柱塞、斜盘以及配流盘构成,随着缸体的转动,柱塞沿旋转轴的轴心周围以与斜盘接触的状态进行旋转而进行往复运动,并通过配流盘的低压侧吸入端口与高压侧排出端口,来进行各个柱塞腔内的吸入和排出。具体的说,通过配流盘的低压端口,流体被依次吸入到几个柱塞腔,同时从几个柱塞腔通过高压端口流体被排出。
上述构成的斜盘式液压转动装置(液压泵/马达)中,柱塞腔的连接目标从低压端口切换到高压端口时,低压端口开口于缸体端口的开口面积减少,从而变得无法将流体充分地供给到柱塞腔内,因此由柱塞与柱塞腔形成的液压腔的压力会变成负压,当高压端口与缸体端口连通时,液体从高压端口向气缸端口的方向发生逆流,在柱塞腔内产生剧烈的压力变动和排出流量的变动。另外,由于上述剧烈的压力变动和排出流量的变动导致柱塞泵表面的放射音、压力脉动流、以及气穴产生,并在配流盘上产生气蚀。图15显示了传统液压转动装置(液压泵/马达)进行了1000小时的耐久试验后,因气蚀而发生侵蚀后的铜合金的配流盘的沟槽周边的照片。
一直以来,为了抑制上述剧烈的压力变动和排出流量的变动,提出有以下的几个解决方案:在配流盘的相对于高压端口的低压端口的端部、和/或相对于低压端口的高压端口的端部设置沟槽,并进一步增加副导油孔、或者对沟槽形状进行研究等。
例如,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昭57-171086号公报)中,公开了一种柱塞泵,其在配流盘 (配流盘)上设有与高压口(高压端口)连通且在主导油孔或沟槽前面,通向柱塞腔的开口的副导油孔。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4-276188号公报)中,公开了一种在配流盘的端部由内侧锥面部和外侧锥面部形成的所谓异形的沟槽;另外,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平5-240148号公报)中公开了一种2段节流的沟槽;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2004-100692号公报)中,公开了一种在垂直于沟槽的纵长方向的截面,底部带有R的形状的沟槽;另外,专利文献5(日本特开2005-90333号公报)中,也公开了将垂直于沟槽的纵长方向的截面作成梯形,或在截面的底部带有R的形状的沟槽。此外,专利文献6(日本特开2012-17711号公报)中,公开了一种相对于沟槽的延伸方向,使垂直的截面形状呈大致半圆形的沟槽。
另外,专利文献7(日本特开2010-174690号公报)中,公开了一种配流盘,其形成有:与高压端口的端部连接且从所述端部向所述低压端口方向延伸的沟槽,以及与所述沟槽的前端部连接且可连接地开口于柱塞腔的开口部。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昭57-171086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4-276188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平5-240148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2004-100692号公报
【专利文献5】日本特开2005-90333号公报
【专利文献6】日本特开2012-17711号公报
【专利文献7】日本特开2010-174690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堀内机械;小曾户博;江苏欧盛液压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株式会社堀内机械;小曾户博;江苏欧盛液压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4028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