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光电响应性的可逆形状记忆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910540387.2 | 申请日: | 2019-06-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5676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13 |
发明(设计)人: | 包睿莹;徐钊;杨鸣波;杨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大学 |
主分类号: | C08L23/08 | 分类号: | C08L23/08;C08K3/04 |
代理公司: | 成都点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32 | 代理人: | 刘文娟 |
地址: | 610065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光电 响应 可逆 形状 记忆 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涉及功能高分子材料,具体涉及一种具有电和光的双重响应特性的可逆形状记忆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光电双重响应特性的可逆形状记忆材料,所述材料为具有隔离结构的聚合物基导电复合材料,其中,所述聚合物为具有宽熔程的半晶聚合物,即所述聚合物的熔程区间温度≥20℃,熔程区间温度=终熔温度‑初熔温度。本发明通过物理共混后再经热压成型和赋形并冷却定型可制备得到具有电和光的双重响应特性的可逆形状记忆材料,制备方法简单;在材料内部构建导电填料的隔离结构从而获得优异的导电性能;隔离网络的导电填料不会影响可逆形状记忆聚合物分子链的运动,使得其作为驱动器仍能保持优异的驱动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功能高分子材料,具体涉及一种具有电和光的双重响应特性的可逆形状记忆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在人工智能机器人迅速发展的当下,能够将外界刺激(热、光、电等)转换为机械工作的驱动器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双向形状记忆聚合物(RSMP)是能够通过温度改变呈现形状变化的智能材料,并且RSMP具有诸如低密度,低能耗和优异的可加工性的优点,展现了其在驱动器领域的应用潜力。而传统的RSMP只能响应环境温度的变化,这就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它的应用。在RSMP中构筑填料网络以增加其对光和电的响应可进一步拓展RSMP的应用。
目前用于制备电驱动的形状记忆聚合物通常是直接引入导电填料进行共混,虽然这确实能够实现电驱动,但有许多限制:(1)要实现聚合物从绝缘体向导电体的转变需要引入大量的填料,而且需要在较高的电压下才能驱动;(2)大量填料的存在会影响聚合物分子链的运动能力从而降低RSMP的形状记忆性能。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光和电双重响应特性的可逆形状记忆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得材料能同时响应电和光刺激,即具有光和电双重响应特性,且所得材料具有优良的驱动性能;并且该材料的制备工艺简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要解决的第一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具有光电双重响应特性的可逆形状记忆材料,所述材料为具有隔离结构的聚合物基导电复合材料,其中,所述聚合物为具有宽熔程的半晶聚合物,即所述聚合物的熔程区间温度≥20℃,熔程区间温度=终熔温度-初熔温度。
即本发明所选聚合物为宽熔程聚合物(即熔程区间温度≥20℃);熔程是指物质的熔点并不是一个点,而是一个温度区间,称为熔程区间,两限分别称为初熔温度和终熔温度,初熔温度即物质开始熔融的温度,终熔温度即物质完全熔融的温度。
进一步,所述隔离结构指:聚合物基导电复合材料由聚合物基体和导电填料制备而成,其中导电填料是位于聚合物基体之间的界面上,而不是在聚合物基体中随机排列。
更进一步,上述具有光电双重响应特性的可逆形状记忆材料中的聚合物基体为具有20℃以上宽熔程区间的半晶聚合物。
更进一步,所述聚合物基体为:乙烯-辛烯共聚物(POE)或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VA)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导电填料为炭黑、碳纳米管、石墨烯或碳纤维短纤中的至少一种;本发明中导电填料选用可以使复合材料具有通电焦耳发热效应以及光热效应的填充物中的任意一种或者至少两种的混合物。
优选的,上述具有光电双重响应特性的可逆形状记忆材料中,所述聚合物基体为乙烯-辛烯共聚物,所述导电填料为碳纳米管,聚合物基体与导电填料的配比为:乙烯-辛烯共聚物100体积份,导电填料0.1~6体积份。
本发明要解决第二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具有光电双重响应特性的可逆形状记忆材料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为:先将聚合物基体颗粒和导电填料经物理共混使导电填料包覆在聚合物基体颗粒表面,再通过热压成型使导电填料固定在聚合物基体颗粒的界面之间,得到具有隔离结构的复合材料;然后将所得复合材料进行赋形并冷却定型得到具有光电双重响应特性的可逆形状记忆材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大学,未经四川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4038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