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叶爆芽复叶状多级结构纳米氢氧化镁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910540873.4 | 申请日: | 2019-06-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5020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22 |
发明(设计)人: | 吕剑;孙琪;武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N59/06 | 分类号: | A01N59/06;A01N65/08;A01P1/00;B01J21/10;B01J37/02;B01J37/10;C02F1/72;C02F1/78;C02F1/00;C01F5/20;C01F5/22;B82Y30/00;B82Y40/00;C02F101/20 |
代理公司: | 沈阳科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21002 | 代理人: | 李颖 |
地址: | 264003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叶爆芽 复叶 多级 结构 纳米 氢氧化镁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1.一种叶爆芽复叶状多级结构纳米氢氧化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1)将镁离子溶液中添加聚乙二醇,乙酸盐和山梨糖醇混合,于50-80℃水浴恒温反应,调节体系pH≥9,反应2-3h,自然冷却至室温收集固体得到纳米氢氧化镁材料;
(2)将纳米氢氧化镁材料与叶爆芽提取物溶液混合,再加入腐殖酸盐搅拌混匀,得到纳米氢氧化镁悬浮液;其中纳米氢氧化镁的投加量的质量比为0.5-5%;混合液中叶爆芽提取物与纳米氢氧化镁的质量比控制在0.1-10:1;
(3)将上述获得的纳米氢氧化镁悬浮液加入到锂离子溶液中,再加入酒石酸,搅拌混匀,并调节体系pH≥12,在60-80℃下蒸馏,获得糊状物,洗涤即得到叶爆芽复叶状多级结构纳米氢氧化镁材料;其中,酒石酸与锂离子溶液中锂离子化合物的质量比控制在0.5-1.5:1;纳米氢氧化镁悬浮液与锂离子溶液的体积比控制在1-10:1;
所述糊状物经蒸馏水和乙醇洗涤数次后于80-100℃干燥,即得叶爆芽复叶状多级结构纳米氢氧化镁材料;
所述叶爆芽提取物为将叶爆芽植物鲜样粉碎,加入提取溶媒,使得叶爆芽植物鲜样与提取溶媒的重量比为1:4-6,浸渍1-3天,回流提取,收集浸提液,减压回收浸提液,冷冻干燥即得叶爆芽提取物;所述提取溶媒为水、乙醇、甲醇、乙酸乙酯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叶爆芽植物鲜样为叶爆芽植物全株或根、茎、叶任一部分的鲜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得到的叶爆芽复叶状多级结构纳米氢氧化镁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体系内聚乙二醇终浓度为5.0-10.0wt%,乙酸盐终浓度为1.0-5.0wt%,山梨糖醇终浓度为0.1-0.5 wt%。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得到的叶爆芽复叶状多级结构纳米氢氧化镁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镁离子溶液为含镁离子浓度为0.4-0.6mol/L的海水、卤水、水氯镁石或人工配制的氯化镁溶液;所述乙酸盐为乙酸钠、乙酸铵和乙酸钾中的一种或几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得到的叶爆芽复叶状多级结构纳米氢氧化镁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腐殖酸盐加入至混合液中,使其在混合液中的终浓度为0.2-0.5wt%;所述腐殖酸盐为腐殖酸钠、腐殖酸钾、腐殖酸铵中的一种或几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得到的叶爆芽复叶状多级结构纳米氢氧化镁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锂离子溶液为氯化锂或硝酸锂溶液。
6.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制备得到的叶爆芽复叶状多级结构纳米氢氧化镁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氢氧化镁材料具有叶爆芽复叶状多级结构、大纳米片边缘点缀大量小纳米片,小纳米片为近似圆形。
7.一种权利要求6所述的叶爆芽复叶状多级结构纳米氢氧化镁材料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叶爆芽复叶状多级结构纳米氢氧化镁材料在抗菌、水污染控制或污染环境修复中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40873.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